1.酮體是乙酰乙酸、β羥基丁酸、丙酮的總稱。: 酮體的生成:酮體主要在肝臟的線粒體中生成,其合成原料為乙酰CoA,關鍵酶是羥甲戊二酸單酰CoA合酶(HMG-CoA合酶)
其過程為:乙酰CoA→乙酰乙酰CoA →HMG-CoA→乙酰乙酸。生成的乙酰乙酸再通過加氫反應轉變為β-羥丁酸或經自發脫羧生成丙酮。
2.酮體的利用:利用酮體的酶有兩種,即琥珀酰CoA轉硫酶(主要存在于心、腎、腦和骨骼肌細胞的線粒體中,不消耗ATP)和乙酰乙酸硫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腎、腦細胞線粒體中,需消耗2分子ATP)。
其氧化利用酮體的過程為:β-羥丁酸→乙酰乙酸→乙酰乙酰CoA→乙酰CoA→三羧酸循環。
3.酮體生成及利用的生理意義: ①正常情況下,酮體是肝臟輸出能源的一種形式②在饑餓或糖供給不足情況下,為心、腦等重要器官提供必要的能源③酮體利用的增加可減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維持血糖水平恒定,節省蛋白質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