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7-13 15:23 原文鏈接: 什么是直接免疫熒光法和間接免疫熒光法

    免疫熒光技術是將熒光素如異硫氰酸熒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與相應抗體(或抗原)以化學的方法結合,將熒光標記抗體(或抗原)與標本中相應的抗原結合形成熒光標記的抗體- 抗原復合物,用熒光顯微鏡觀察。在鏡下見到有熒光存在即推斷有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存在,根據已 知的抗體(或抗原)即可推知另一個未知抗原(或抗體)的存在。
    1. 直接免疫熒光法 直接免疫熒光法是利用熒光色素標記的特異性抗體直接與相應的抗原結合,以鑒定未知抗原。本法具有操作簡單、時程短、特異性高的優點,但也 存在缺點如不能檢查抗體,敏感性較差。
    (1)在標本上滴加熒光素標記抗體,放入濕盒中。37℃溫育30min。
    (2)PBS 沖洗后,再用PBS分三缸浸泡,每缸3min。
    (3)PBS浸泡1~2min,風干。
    (4)緩沖甘油封片。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
    進行直接免疫熒光法時應注意:①溫育時一定要將玻片放在濕盒中,以防液體蒸發。②用PBS浸泡時應不斷振蕩。
    2. 間接免疫熒光法 間接免疫熒光法以熒光素標記抗球蛋白抗體,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后,熒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與已結合的抗體發生作用,從而推知抗原或抗體的 存在。間接熒光技術可以用已知的抗原檢測未知的抗體,也可用已知的抗體測出未知抗原。現以檢測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體(IgM)為例介紹如下:
    (1)將待測病人血清加至抗原片(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感染的Vero-E6細胞片)上,每個稀釋 度加2孔,最后2孔加PBS做對照。將玻片放置濕盒中,37℃溫育 60min。取出玻片,棄去反應液,用PBS洗滌5min,風干。
    (2)加入1∶40稀釋的FITC標記的羊抗人IgM,37℃溫育60min。取出玻片,按步驟2洗滌,風干。
    (3)PBS甘油封片,熒光顯微鏡下觀察。陽性結果:在細胞膜及細胞質中可見顆粒狀熒光顆粒,細胞核 呈紅色。
    注意事項:溫育時將玻片放在濕盒中,以防液體蒸發。選擇低溫、干燥、潔凈的環境風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