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6-23 11:36 原文鏈接: 從學術明星跌落神壇保羅·馬基亞里尼學術造假案判決

      “有些人信念意志強大,充滿行動力,每一步都直指白色巨塔之巔,可惜漠視生命的光輝與尊嚴,是為醫者的死穴。”

      這是一條來自醫療劇巔峰之作《白色巨塔》下的影評,也是本文的主角——保羅 · 馬基亞里尼(Paolo Macchiarini)醫生的縮影——曾經被視為再生醫學的先驅,卻最終因為論文數據真實性存疑、手術缺少倫理審批和病患知情書等眾多糾紛跌下神壇。自論文被眾多雜志撤回、他本人被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解雇后,2022年6月16日,馬基亞里尼在瑞典法院被判犯有“造成人身傷害”的重罪,但索爾納當地法院同時裁定,對他致三名患者死亡的“嚴重襲擊”及其他指控無罪,最終判決為“緩刑“。法院沒有具體說明刑期,但造成人身傷害的最高刑期僅為 4 年 [1],這場延續了十年的糾紛以一個不痛不癢的判決落下帷幕。

      【醫學新星的誕生】

      保羅 · 馬基亞里尼(Paolo Macchiarini)是一名出生在瑞士的意大利裔外科醫生,曾擔任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I)客座教授。2008年,他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為一位肺結核感染患者進行了支氣管重建手術,同時開創性地在供體支氣管上移除原有的軟骨細胞和MHC抗原,植入患者的骨髓干細胞,解決了異體來源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問題。手術成功了,馬基亞里尼因此成為了整個歐洲乃至全球胸外科最頂尖的的權威之一,這次手術也以論文形式發表在當年12月的《柳葉刀》(Lancet)[2]上。在論文的最后,馬基亞里尼提出了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合適的供體不可多得,如果能將患者的骨髓干細胞與適當的生物材料相結合制作成氣管植入物,這將從根本上解決供體不足的問題。

      這聽起來有些瘋狂、大膽而超前,但馬基亞里尼只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就把它實現了。

      2011年是屬于馬基亞里尼的一年,他接收了一位支氣管瘤患者,36歲的比葉尼(Beyene)。比葉尼曾經接受了手術切除腫瘤和放療,但依然出現遠端氣管和主支氣管瘤復發,主治醫師建議他采用姑息治療,但最終他選擇放手一搏,接受馬基亞里尼在他身上植入他們最新開發的用生物人工納米復合材料定制的支氣管,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自體細胞和人工構建植入物相結合并移植到患者體內。這場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再生醫學的革命性突破,直接把馬基亞里尼的職業生涯推向了巔峰,他又為另外9名患者植入了新型支氣管植入物。風頭正盛的他緊接著又在《柳葉刀》上先后發表了兩篇論文 [3] [4],分別闡述了這種手術的細節和另一項全新的器官再生方法——使用由同種異體或異種細胞外基質制成的三維生物支架(目前均已撤回)。

      【風光背后的良知末路】

      好景不長,就在2011年底,移植到比葉尼體內的人工合成支氣管脫落,他在痛苦中掙扎了一年后,于2013年一月去世,而接受手術的9位病患中也有8位在術后三年內先后死亡,唯一幸存的一例在術后半年移除了植入氣管。接踵而來的是馬基亞里尼在 KI 的四位同事對他于 2014 年提出的正式投訴,指控他在關于手術的論文中故意隱瞞患者的嚴重并發癥。他們還質疑馬基亞里尼是否獲得了合法的手術倫理許可,馬基亞里尼一篇與該技術相關的動物實驗的論文也被質疑無法重復實驗結果。

      KI 隨即委托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名譽教授、外科醫生 Bengt Gerdin調查此事。Gerdin 于 2015 年 5 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馬基亞里尼犯有不當行為,但KI管理人員在 3 個月后否認了這一結論,認為馬基亞里尼和他的合作作者已經 “令人滿意地反駁” 了Gerdin 提出的問題,他們允許馬基亞里尼繼續擔任研究實驗室的客座教授。

      不過,瑞典電視臺記者也決定暗訪馬基亞里尼事件。最終,這部名為《Experimenten》的紀錄片于2016 年1月播出,揭露了馬基亞里尼風光背后令人震驚的黑幕。他的不當行為包括但不限于 [5]:

      新型人造氣管均未進行動物試驗,就直接應用于危重患者身上;

      去俄羅斯給當地患者做手術(多例),但沒有俄羅斯的行醫資格;

      剛剛和人工合成氣管的供應商通話承認產品有問題,幾周后他把同樣的氣管植入病人體內。

      當俄羅斯的同事在移植手術前提醒他,三個備選氣管可能都有問題,一個太短一個有洞而第三個不夠穩定時。馬基亞里尼直接選擇了太短的那個氣管而未告知病人。[5]

      這部紀錄片在瑞典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迫使KI 官員重新開始調查。不僅如此,《名利場》(Vanity Fair)上的一篇文章更是描述了馬基亞里尼如何誤導、欺騙女友——一位 NBC 新聞制片人。當時已婚的馬基亞里尼在本文里儼然被形容為一個連環說謊者——隱瞞已婚事實、夸大學術成就、謊報學位和職位等等。2016 年 3 月,KI解雇了馬基亞里尼。

      【漫長曲折的審判之路】

      2017 年,瑞典的檢察官指控馬基亞里尼犯有過失殺人罪,與2011年和2012年在 KI 接受移植并死亡的三名患者有關,其中兩名都患有氣管瘤。然而,檢察官在幾個月后撤銷了此案,稱他們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基亞里尼過失殺人。2020年,瑞典法院重新審理此案,這一次,他們指控馬基亞里尼犯有嚴重襲擊和人身傷害罪。在審判中,馬基亞里尼和他的律師辯稱,這些病人沒有其他選擇,但其他目擊者反駁了這一點,認為其中一位病人的癌癥生長緩慢,小手術和其他治療本可以讓他活下來。

      “每個病人都有另一個非致命的選擇。”魯汶大學的氣管專家、馬基亞里尼的早期批評者Pierre Delaere在給《科學》雜志的郵件中寫道。2018年,KI終于公布了第二次調查的結果,證實馬基亞里尼有不當行為。

      在6月16日剛剛結束的庭審中,法官小組一致裁定“(馬基亞里尼給出的)這些治療措施不符合科學,也未經驗證”。但法官們決定,由于其中兩位病人(安德馬里亞姆和萊爾斯)在未經手術時已經病情嚴峻,所以馬基亞里尼不承擔刑事責任。最終,他們認定馬基亞里尼犯有疏忽罪和造成人身傷害的較輕罪名。

      在瑞典,辯方和檢方都可以對裁決提出上訴,高級檢察官Karin Lundstr?m-Kron表示,她和她的同事將在未來幾周內做出決定。根據法院的聲明,他們將特別審查法官的決定,“這對我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案例,因此我們需要時間對其進行分析”,Lundstr?m-Kron 說。另一方面,馬基亞里尼的律師拒絕就他的當事人是否會上訴向瑞典媒體發表評論。

      氣管專家Pierre Delaere認為法院對于馬基亞里尼的判決太輕了,檢察官應該追究過失殺人罪,因為馬基亞里尼根本沒有證據表明他植入的氣管會發育成正常運作的器官。而早期負責調查該事件并指控馬基亞里尼的Bengt Gerdin表示:“醫療永遠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如果作為一名醫生,你做了愚蠢的事情,那么你就會被起訴。” 他認為,這些案件的輕罪判決不過是法律無法有效保護弱勢群體的遮羞布,作為病人,他們面臨生死攸關的決定,但掌握的信息遠遠少于醫生,也就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結語】

      馬基亞里尼事件至今跨越了整整十一年,牽扯到8位病人的生命、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的學術聲譽,可以說是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學術造假事件之一。其實我們無需質疑馬基亞里尼本人的醫術,也無需質疑他最初想要攻克支氣管再生問題的決心。他能在當時提出將人工合成器官結合自體細胞移植的想法,絕對稱得上超越時代的天才,因為這些領域到今天依然是再生醫學中的熱門方向。但馬基亞里尼對于支氣管選用、病人術前評估的草率態度,讓我們不得不質疑,他到底把他們當作病人,還是僅僅用來驗證自己想法的試驗品。

      雖然馬基亞里尼已經聲名狼藉,幾乎不可能再進行研究和手術,但這個判決也許并不能告慰曾經被馬基亞里尼治療后死亡的病人。名利角逐本沒有罪,但如何在信念的執著和欲望的無邊中,維持住作為醫生的職業道德和初心,是每一個從業人員都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如何規范人體試驗中的倫理問題,保護病人的知情權,則更是這起案件帶給我們的醒世哀鳴。

      用原創性成果服務全民健康,是生物醫藥創新探索的目標。而臨床研究是醫藥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中的關鍵環節,這事關基礎研究、臨床科研、轉化應用的聯動協同。馬基亞里尼事件警示我們:不以患者利益為中心,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之心,逃避倫理的監管與約束,偽造試驗數據,帶來的不是生存的光明,而是毀滅的黑暗。如何規范臨床試驗中的倫理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畢竟,醫藥有時窮盡,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個受苦的靈魂。

    相關文章

    從學術明星跌落神壇保羅·馬基亞里尼學術造假案判決

    “有些人信念意志強大,充滿行動力,每一步都直指白色巨塔之巔,可惜漠視生命的光輝與尊嚴,是為醫者的死穴。”這是一條來自醫療劇巔峰之作《白色巨塔》下的影評,也是本文的主角——保羅·馬基亞里尼(PaoloM......

    從學術明星跌落神壇保羅·馬基亞里尼學術造假案判決

    “有些人信念意志強大,充滿行動力,每一步都直指白色巨塔之巔,可惜漠視生命的光輝與尊嚴,是為醫者的死穴。”這是一條來自醫療劇巔峰之作《白色巨塔》下的影評,也是本文的主角——保羅·馬基亞里尼(PaoloM......

    從學術明星跌落神壇保羅·馬基亞里尼學術造假案判決

    “有些人信念意志強大,充滿行動力,每一步都直指白色巨塔之巔,可惜漠視生命的光輝與尊嚴,是為醫者的死穴。”這是一條來自醫療劇巔峰之作《白色巨塔》下的影評,也是本文的主角——保羅·馬基亞里尼(PaoloM......

    美法院作出關于轉基因的里程碑式判決

    加利福尼亞州65號法案轉基因流年不利,這次有人更要寢食難安。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加州時間2017年3月10日,加利福尼亞州法官KristiKapetan發出正式裁決,在加州銷售的轉基因伴侶草甘膦(Rou......

    造假丑聞致瑞典負責評選諾獎的醫學院院長辭職

    據香港《文匯報》2月16日報道,負責評選諾貝爾醫學獎的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爆出嚴重學術丑聞,2010年獲聘為客席教授的外科醫生馬基亞里尼被揭發曾于醫學論文中造假,該學院院長哈姆斯滕12日以事件損害校譽......

    江蘇6家化工企業非法處置廢酸被判賠環境修復費1.6億元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30日終審判決,因傾倒廢酸污染河水,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等6家化工企業被判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6億余元。這是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12月4日正式組建環境資源審判庭以來審理的第一起環保公益......

    杭州“11.24”非法生產經營假藥團伙案一審宣判4人獲刑

    2010年11月17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11.24”非法生產經營假藥團伙案做出一審判決,主犯被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其他3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

    浙江慶元林業局副局長貪污受賄19萬獲刑十年半

    浙江麗水慶元縣林業局副局長劉盛貪污受賄19萬元。近日被慶元法院一審以貪污罪、受賄罪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零六個月,并處沒收其個人財產人民幣15000元。劉盛,1989年參加工作,從一名修車的臨時工,......

    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女院長受賄22萬余元獲刑11年

    原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女院長韋茜“幫助”他人在學校的餐廳、超市對外招標中中標,以及為學生辦理轉學,共收受22萬多元的“感謝費”和“轉學費”。9月30日,柳州市柳北區法院作出再審判決:撤銷城中區法院原刑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