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3質量控制

    圖2所示是免疫層析產品的生產過程。首先在大張層析膜上噴畫控制線和檢測線,然后把此大張層析膜粘貼在支撐底襯上。這個過程必須要確保底襯和膜的接觸緊密、均勻一直,否則將會導至不同測試條(卡)之間的液體流動速度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下一步是粘貼膠體金墊、樣品墊和吸水墊。吸水墊和膠體金墊各自和硝酸纖維膜有部分交疊,樣品墊覆蓋了膠體金墊的一部分。這里面最需要注意的是各層之間的交疊、接觸需要密切、均勻,不能在任何膜層表面引入物理變形、污染物、或者化學雜質。很多和液體流動均勻性有關的問題都和以上這幾個過程有關。最后一步是在溫度和濕度都受控的房間里,把上面制作的大張材料切割成一條條的試紙條,組裝入塑料殼。


    圖2 免疫層析產品的制造過程


    從上面的制造過程可以看出,同一大張材料上切割出來的測試卡的一致性會比較好,因為是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環境條件、用同一片材料、同一次制作過程完成的。比較難以控制的是不同批次間的差別。所以質量控制也應該主要關注批間差。

    建議質量控制流程如下:

    1. 保留最少18個質量有保證的測試卡。

    2. 準備最少兩個濃度的樣本,一個是在cut-off值附近,另一個是中值。

    3. 如果有檢測全血、血清、血漿等不同樣本的需求,則需要按照2來準備不同的樣本。

    4. 每個濃度點測試3個卡,計算平均值。

    5. 如果平均值相差超過10%,則新批次測試卡不合格。

    6. 如果使用溫度和室溫(25℃)相差較大,則需要和室溫結果比對。

    以上第二項考慮的是,如果測試卡存在問題,那問題在cut-off值附近會被放大。第三項的考慮是不同的樣本黏稠度不同,對膠體金墊上顆粒的稀釋能力會不同,在硝酸纖維膜里的流動速度會有差別。而從前面的討論我們知道,樣本在膜中的流動速度是對測試結果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第四點、第五點考慮的原因是,免疫檢測不可能100%完全重復,需要平均并給與一定的誤差量。

    值得一提的是,膠體金免疫層析、熒光免疫層析、上轉發光免疫層析這三種產品都是建立在“層析”這個技術平臺上,所以以上的討論對三種技術均適用。但是,熒光的使用使檢測靈敏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熒光免疫層析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散射的入射光對檢測信號的干擾,而使用上轉發光可以有效地消除這個問題。

    2

    微流體技術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層析檢測技術是一項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很復雜的技術。里面最少有4種薄膜、兩種抗體、抗體修飾的膠體金顆粒、緩沖液、封閉液等。制造過程最難把控的因素來源于:①把各種生化試劑載入相應的材料中并進行干燥;②把各種材料完美、重復的組裝在一起。任何存在于各層材料之間的界面缺陷和界面不重復性都會直接導至檢測結果的重復性變差甚至失敗。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辦法就是擯棄層析這個平臺。美國Alere公司qixia的Triage產品系列就是采取了這樣一種方略。


    圖3 Biosite微流體測試卡結構

     

    圖3所示是美國Alere公司qixia的Triage產品系列的測試卡結構,其中沒有任何的薄膜材料。它有上下兩層材料組成,兩層材料之間的距離是可以產生毛細現象的距離。上層為高度透明材料,目的是可以使在兩層材料之間產生的熒光信號不受干擾地傳播到透明材料另一側的熒光檢測器件上。底層表面的地貌隨需求變化而不同,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搓衣板”地貌。這樣一個“搓衣板”地貌可以有效的增加表面積、增加抗體固定量及固定強度。在測試區域的表面上修飾的主要是捕捉抗體和封閉試劑,在樣本準備區域的不同部位上修飾有熒光標記物、檢測抗體、緩沖試劑、封閉試劑等。樣本進入測試卡以后,其中液體溶解各種生化試劑,毛細作用推動試劑向檢測區流動。

    把一根細細的玻璃管的一端垂直放進一個水盤子里,水在玻璃管里面就會因毛細作用而上升,上升的高度可以由Jurin定律來計算[4]



    其中

    是液體-空氣表面張力,

    是液體和玻璃管表面的接觸角度,

    是液體密度,g是萬有引力常數,r是玻璃管的直徑。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毛細作用的大小和管子的直徑成反比關系,直徑越大,毛細現象越小。這一現象被Biosite用來調節試劑在測試卡里的流動速度。圖三b的右側結構中有一凹槽,這一凹槽被用來較長時間地滯留樣本,使樣本有足夠的時間和熒光標記物、檢測抗體、緩沖試劑等充分的混合反應。滯留時間可以由凹槽的深度來調節。

    其他3個參數

    ,

    ,

     均和樣本有關,并且和溫度有關。在20 ℃的條件下,水的

    = 0.0728 N/m,

    = 1000 kg/m3,這些數據可以粗略用來近似偏水性的樣本,但是對于油脂含量比較高的黏稠樣本,

    ,

    ,

     的數值會有所不同,導至試劑流動速度不同,因而測試結果不同。 

    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毛細現象是一種自然界發生的被動現象,會隨著環境條件及液體特性而發生變化。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對微流體進行控制。理邦的m16磁敏免疫檢測平臺采用的就是這個理念。圖3所示是理邦m16產品系列微流控測試卡流體線路圖。在這里稱之為微流“控”而非微流“體”是因為它對微流體的流動實現了控制的功能。在這個微流控結構里共有三個線性微流體泵,分別對三種試劑進行控制。根據理邦提供的數據,驅動裝置是由步進電機構成,每1 mm的驅動距離可以分為25000步,也就是說,每一步的驅動位移是40 nm。微流體泵體的直徑大約是3 mm。換算成體積,步進電機每走一步所移動的試劑體積是0.0028μL,實現了精確控制。因為是微流體泵控制的流動,也因此避免了因樣本組分或黏稠度不同而導至流速不同、測試結果不同的問題。另外,因為速度是可以調節的,所以可以針對不同的檢測項目(心肌標志物、炎癥、傳染病)進行優化,以達到最佳檢測結果。


     圖3 理邦m16微流控測試卡結構


    在前面所描述的層析和毛細微流體平臺中,樣本中的液體作為溶劑把各種生化材料溶解在一起流到反應區域。在檢測區和背景區域結合上的非特異信號物是靠最后殘留的多余樣本進行清洗,沒有專用清洗液體。在這兩個方面,m16平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案。為了避免各種試劑之間的相互干擾或交叉反應,m16微流控測試卡采用了3個微流體泵,對不同的試劑依次分別注入反應。在注入不同的試劑之前,微流體泵驅動的清洗液對反應空間進行徹底清洗,有效的消除非特異吸附。m16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微流體泵不僅可以控制試劑和樣本的流動速度,而且可以控制其流動方向。反應試劑可以前后來回震蕩,增加反應結合律也即檢測靈敏度,清洗試劑可以通過來回震蕩來達到徹底清洗的目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