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3-10 14:21 原文鏈接: 從頂層設計高度規劃生態城市

      2014年APEC會議期間,京津冀魯地區采取停產、限行、放假等一系列強力舉措,空氣質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讓全社會看到了改善環境的希望,更激發了民眾對藍天常駐的渴求。

      “但是這種治理模式是以部分犧牲經濟發展和生活便利為代價的,治標不治本,不能作為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全國政協委員、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告訴記者,囿于傳統思維及模式的限制,既有生態城市規劃暴露出導向單一、方法落后、機制缺位等突出問題,難以充分發揮頂層設計的應有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城市發展質量。目前全社會已經充分意識到,只有推動生態城市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經濟、民生協調發展問題。

      城市規劃仍存諸多誤區

      王玉鎖認為,目前城市規劃中普遍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例如,城市規劃導向單一,缺乏對生態要素的充分考量。“雖然城市規劃部門對城市各要素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機理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但在規劃過程中,仍以實現土地利益最大化為核心導向。”

      王玉鎖表示,目前的規劃缺乏對能源、環境承載力的充分考量,未能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全方位、系統性地考慮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沿用傳統城市規劃方法做生態城市規劃,難以充分滿足生態城市發展要求。城市規劃中,與生態密切相關的能源、環境等重要指標不健全、不均衡,能源、資源、環境等專項規劃處于配套地位,對土地、交通、產業、建筑規劃的前置性約束作用遠遠不夠。

      “尤其是對生態影響突出的能源專項規劃,依然采用傳統的分項規劃模式,系統統籌不足,多能源協同互補價值難以充分釋放;規劃中供用能方式低效粗放,多能融合、智慧發展的創新模式沒有充分融入,調結構、提能效與經濟性難以并行實現,對生態發展的促進作用大打折扣。”王玉鎖說。

      再次,缺乏有效的配套機制,難以支撐生態城市規劃的創新轉型。現有城市規劃遵循單向、獨立的流程,土地、交通、產業、建筑等規劃順序開展,能源、環境、水務、信息等專項規劃獨立實施,部門間缺乏有效協同;同時,能源、環境等重要專項規劃缺乏配套的法律、規范保障,約束力難以充分發揮。

      應打通各生態要素互動流程

      王玉鎖認為,要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要從強化多位協調發展理念入手,帶動城市規劃導向的轉變。“通過推動政府轉變生態城市發展理念,突出能源、環境的先導性地位,帶動城市規劃導向從追求土地利益最大化過渡到謀求生態、經濟、民生整體利益最大化。”他表示,要激發政府生態發展意愿,完善和推行以排放權交易機制為代表的市場化手段,將生態建設轉化為經濟收益,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王玉鎖表示,要構建以能源、環境引導和輔助的全新生態城市規劃方法。深度剖析不同區域資源環境潛力和承載力,引入能源效率、能源密度、能源與環境彈性系數、智能化覆蓋率等關鍵指標,“必須要形成以生態社區為最小單元的‘多維協同、循環優化’的生態城市規劃方法”;遵循“挖掘資源高效利用、系統規劃有序配置、多能融合協同供應”理念,開展真正意義上的能源規劃,“這個能源規劃是統籌考慮多能源協同供應與多技術優化集成,和一般的氣、電、熱、可再生能源等分享能源規劃不同的。”王玉鎖解釋說,要更好地統籌各能源專項規劃,優先發展多能源微網等新模式,并行釋放節能、環保、經濟綜合效應,推動能源體系的根本性升級。

      王玉鎖還建議,要建立與生態城市規劃方法相適應的支撐機制。在生態城市規劃方法落地的起步階段,在政府層面組建協調機構,建立城市規劃、能源、環境、建設、交通等各專業部門間的協同工作機制,“這樣才能打通各生態要素間的互動優化流程,推動這種規劃方法的有效落地。”

      此外,還要盡快升級現行城市規劃相關法律、規范及標準,形成生態城市規劃方法運行的長效機制,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能源規劃、環境規劃的法理地位,為生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相關文章

    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有哪些?

    新能源車型的電池是一臺車的核心。但是電池的材料有哪些呢?電氣化交通浪潮的興起,影響的不僅是松下、GS湯淺等電池供應商,也波及到了電池材料供應商,得意者有之,失意者也不在少數。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新能源......

    “十四五”儲能產業展望:新基建將拉動儲能產業增長

    4月8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十四五”時期我國儲能產業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認為我國儲能產業已經步入商業化初期,“十四五”期間將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

    我國計劃本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到期后的政策

    隨著兩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即將到期,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研究本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到期后的政策。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從2011年開始實施,已連續實施兩輪,覆蓋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

    國務院:疫情中生活垃圾分類體制發揮了很好作用

    1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醫療廢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情況。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介紹,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一些垃圾分類工作做的卓有成效的城市,通過推動......

    湘潭大學研究團隊提高能源系統“智能化”

    能源系統是巨復雜系統,智能運行、能源互聯與多能協同是當前能源系統研究的重要前沿。與常規能源系統各類能源獨立運行相比,綜合多能源系統包含氣、電、冷、熱、蓄、新能源等協調互濟,梯級應用,系統的復雜性遠高于......

    城市園林綠化中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研究

    1.海綿城市概述海綿城市的目標是將城市建設成同海綿一樣具有良好包容性的城市,加強城市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城市內部的良好運轉。為改善城市生態系統,達到海綿城市構建目標,通常會從滲、滯、蓄、凈、排這五......

    國自然與美基金委“食品、能源、水”關聯合作項目指南補充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食品、能源、水”系統關聯合作研究項目指南的補充說明由于2020年度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代碼調整,現將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

    土壤、大氣、生態引關注國重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公示

    12月31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3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安排的通知。分別是“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典型......

    2020中國四川環保博覽會緊抓環保產業高速行駛的列車

    日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對外發布《中國環保產業分析報告(2019)》。報告中顯示,2018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6000億元,較2017年增長約18.2......

    每天5000萬份外賣白色垃圾污染誰來買單?

    中午用餐時點,數十名外賣送餐員手提塑料包裝外賣,等候在廣州大學城的教學樓下。廣州大學大二學生丁杰告訴記者,他一周點外賣的次數不少于五次。打開外賣APP、選擇食物、點擊下單,半個小時左右外賣小哥便將熱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