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4-03 11:03 原文鏈接: 從ChatGPT看“從0到1”和“從1到100”

      轉眼間,OpenAI發布ChatGPT已經一年多,但圍繞其展開的話題仍然很“熱”。

      “從0到1”和“從1到100”是近年來常見于媒體的表述,前者指原始創新,后者意為原始創新落到實處并在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然而,究竟何為“1”?OpenAI發布ChatGPT前后的過程,其主線即“從0到100”,中間的關鍵點是“1”,并且這一過程提供了理解“1”的三個方位:

      其一,看來路,即由“0”看“1”,回答何時方可言“1”。

      其二,看去路。“1”作為“從1到100”的起點,開枝散葉,開花結果,回答“1”在新產業鏈中的價值和地位。

      其三,看全程,“0”與“100”的相互“關照”。

      看來路

      OpenAI在2020年發布GPT-3后原計劃繼續研發GPT-4,但由于擔心對手公司在GPT-4之前發布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于是決定成立一家實驗室,通過改進GPT-3收集反饋意見,進而改進新的模型。13天后,ChatGPT誕生。

      ChatGPT開發完成后,OpenAI先邀請測試人員進行測試,反饋結果卻令人失望,因為人們不知道該與聊天機器人聊什么。OpenAI一度嘗試開發專業聊天機器人供特定領域的人員使用,但是OpenAI缺少訓練機器人的合適數據。

      OpenAI決定孤注一擲,對外發布ChatGPT,交給用戶使用,任其自由發展。OpenAI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表示:“我當時不知道它是否會成功。”因此,后來ChatGPT的突然爆紅令公司措手不及。

      在上述過程中可見供給與需求對接之難,以及某種茫然。開發人員做不到精準想用戶之所想,或者在數據、技術上有所欠缺,而用戶也不知道最新科技成果與自己有什么關系,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需求究竟是什么。結果就是供需雙方在試探中對接。

      開發方非精心策劃,而是“走著瞧”,而用戶,特別是大量未設定的“計劃外”用戶“突然零距離見證了AI的能力”,潛在而模糊的需求一下子清晰起來,因此有了兩個月的爆炸式增長,這表明供需雙方十分投緣。ChatGPT不只是“生成式AI”,也是“生成式”創新。生成式創新,需要對不確定性高度容忍的社會環境。

      “從0到1”,ChatGPT的襁褓階段處于混沌狀態,猶如大河之源頭,溪流幾乎在原地兜兜轉轉,不知往何處流。一旦某一條“溪流”開始占優,與大海(社會需求)隱約相通,那么資源將集中到這一條溪流并使之成為干流。比如微軟發布AI加持的新“必應”后,其全球下載量猛增10倍。當然,也有臨入海仍搖擺不定,甚至以為的海未必是海的事例,譬如曾經的元宇宙。

      谷歌在某種意義上是另類例子。谷歌本已有類似ChatGPT的產品,但其AI道德專家主張要謹慎使用文本生成技術,谷歌出于倫理考慮而暫緩推出相關產品。

      OpenAI率先發布ChatGPT后,谷歌有些高管被激怒,AI道德專家被解雇,往日的倫理禁忌黯然失色。在競爭壓力下,谷歌于2023年2月7日匆忙推出Bard,隨即被發現存在缺陷,導致次日股價大跌7.4%。但如今,谷歌似乎變得大膽和開放,以期在產品及其生態上迎頭趕上。

      就時間而言,關鍵是如何在競爭的壓力下把握時機,覺察與掌控“技術節奏”與“商業節奏”的二重奏,主題是“產品/市場匹配”。商業節奏超前,技術節奏跟不上,就會陷入加特納曲線的低谷甚至死亡谷;反之,則會錯過時機,讓他人占領市場。摩爾定律堪稱完美二重奏的范例。有了ChatGPT的第一步,OpenAI最新發布的Sora準確地踩在二重奏的步點上。

      ChatGPT成功創新落腳點之一是通用以適合更多行業,并以更簡單的自然語言極大降低使用門檻,使人人可用;落腳點之二是“生成”,賦能用戶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門檻是擴大需求側的廣度,提高效率則是滿足需求側的深度要求。

      歸納起來,由來路“從0到1”來看,“1”是一項新技術首次與需求相契合,或者喚醒了人類的某個普遍需求。

      看去路

      沒有后續的“從1到100”,“1”就如同空中樓閣,只能孤芳自賞,甚至夭折。

      第一臺內燃機誕生后,制造第二、三臺內燃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內燃機應用到各個領域,譬如把馬車變成汽車 。

      一旦由“從0到1”突破為“從1到100”,進而實現與需求側對接,就可能領先一步,甚至招招領先。ChatGPT向需求側的延伸和拓展,指的是由通用平臺推向形形色色的應用場景。ChatGPT推出短短兩個月,用戶從不同角度測試和挖掘ChatGPT的技能,包括替寫代碼、作業、論文、演講稿,進而生成活動策劃、廣告文案、電影劇本等各類文本,或是給予家裝設計、編程調試、人生規劃等建議。更重要的是由通用平臺推向諸多垂直行業。這就是由“從0到1”推向“從1到100”。“從1到100”拱衛和反哺“1”,形成新的產業,孕育新的“從0到1”。

      ChatGPT問世后,在短期內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多種類似產品。幾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入了大模型的研發。截至2023年10月,國內已出現238個AI大模型,5月時這個數字還是78個。專業人士比較了來自5個不同大語言模型就同一問題生成的答案,并在種族、體形和政治意識形態等類別中尋找偏見,以讓開發人員衡量大語言模型的潛在危害,作出權衡。

      對需求側的競爭涉及2C(面向消費者)與2B(面向企業),一開始主要是2C,要深入更廣泛的需求側,以及對生產力進行更深刻的改造,必然介入2B,也就是由大模型的通用平臺到垂直的各行各業。各行業的公司在諸多大模型中擇優,在大模型所屬的公司中挑選服務質量好的,開發緊密結合各自場景的次級大模型,如此逐級下沉,最終影響到更為廣泛的個人。在2C與2B中發現的問題和獲得的數據可以反哺大模型。

      在平臺與垂直的結合點,爭奪戰暗流涌動。在創始人兼CEO奧特曼被董事會驅逐(“宮廷政變”)后,OpenAI超100家客戶聯系其競爭對手Antropic表達轉投意愿。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公司(OpenAI)再也無法以致力于理想主義研究為由避免商業化。現在,客戶的需求迫在眉睫。”由此可見,初創脫穎而出的公司,如果隨后沒有邁出“從1到100”的步伐,自身可能失去在“從0到100”中作為“1”的地位,為他人做嫁衣。

      一般來說,“從0到1”由一家公司也就是單一主體開啟,由包括該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也就是多個主體共同推向“從1到100”。此次ChatGPT橫空出世,OpenAI就是“從0到1”的主體,然而“宮廷政變”如果處理不好,OpenAI可能失去作為“從1到100”主體的地位。產業意義上的“從1到100”雖會受到牽連,但影響的時空范圍有限,其他主體會取而代之。

      簡言之,延伸、拓展“從1到100”,以及強化“1”與“100”的耦合關系,反過來加強了“1”的地位。“1”,是“從0到100”過程中的關鍵點和轉折點。

      看全程

      一端是位于“0”附近的“原初時分”,視野遠大,肩負著人類的理想和前程。另一端,越接近“100”,就越深入形形色色的場景,滿足各色人等當下的各異需求,供方(含資本)的投入產出比和需方的功能價格比占優甚至成為唯一選項,商業氣息漸重漸濃,與初衷漸行漸遠。話語權一步步從2%的精英,轉向98%的蕓蕓眾生,由云端的理想落到人間的柴米油鹽。對于那2%的精英,或許可以引用哲學家哥德爾的名言:世界的意義在于事與愿違,以及在不斷克服事愿分離的努力之中。

      人類未來的走向,由2%精英原初時分的宏大理想和98%蕓蕓眾生的人間煙火共同決定。后者略大于前者的事實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1”,在“從0到100”的視野下已不再那么重要。(作者呂乃基系東南大學教授 )

    相關文章

    OpenAI又失大將!Sora研發負責人跳槽谷歌

    OpenAI再走一員大將。當地時間10月4日,人工智能(AI)巨頭OpenAI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團隊研發負責人蒂姆·布魯克斯(TimBrooks)宣布離職,加入谷歌DeepMind。TimBro......

    OpenAI又失大將!Sora研發負責人跳槽谷歌

    OpenAI再走一員大將。當地時間10月4日,人工智能(AI)巨頭OpenAI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團隊研發負責人蒂姆·布魯克斯(TimBrooks)宣布離職,加入谷歌DeepMind。TimBro......

    OpenAI推出高級語音模式,支持50多種語言

    OpenAI正式推出的高級語音模式,已支持50多種語言交流,此外新增五種全新的語音風格供用戶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更新中并未包含名為“Sky”的語音風格。此前,該語音曾被指與女演員斯嘉麗·約翰遜聲音......

    OpenAI推出高級語音模式,支持50多種語言

    OpenAI正式推出的高級語音模式,已支持50多種語言交流,此外新增五種全新的語音風格供用戶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更新中并未包含名為“Sky”的語音風格。此前,該語音曾被指與女演員斯嘉麗·約翰遜聲音......

    OpenAI推出具備推理能力新AI模型

    據ChatGPT制造者美國開放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官網12日報道,該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系列具備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AI)模型,并命名為“OpenAIo1”。這些模型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會花更長......

    OpenAI推出具備推理能力新AI模型

    據ChatGPT制造者美國開放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官網12日報道,該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系列具備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AI)模型,并命名為“OpenAIo1”。這些模型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會花更長......

    OpenAI發布新一代大模型,更擅長推理也更貴

    傳說中的“草莓”現身,9月12日晚間,OpenAI正式對外發布一款名為o1的新模型,這款模型為該公司下一代“推理”模型中的第一個,o為“Orion(獵戶座)”,這款模型可以比人類更快地回答更復雜的問題......

    OpenAI發布新一代大模型,更擅長推理也更貴

    傳說中的“草莓”現身,9月12日晚間,OpenAI正式對外發布一款名為o1的新模型,這款模型為該公司下一代“推理”模型中的第一個,o為“Orion(獵戶座)”,這款模型可以比人類更快地回答更復雜的問題......

    OpenAI前首席科學家新公司獲10億美元融資

    成立不到3個月,伊爾亞的新公司獲得了10億美元的融資。當地時間9月4日,OpenAI聯合創始人、前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Sutskever)成立的新公司SSI(safesuperinte......

    OpenAI前首席科學家新公司獲10億美元融資

    成立不到3個月,伊爾亞的新公司獲得了10億美元的融資。當地時間9月4日,OpenAI聯合創始人、前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Sutskever)成立的新公司SSI(safesuperinte......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