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但不同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提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采用了“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的說法。從“加強”到“推進”,改變的不僅僅是用詞。“如果說此前還帶有‘強化’的意思,‘推進’意味著這項工作必須要做、必須完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也表示,根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仍將達50%,2050年占比40%。“今后較長時期內,煤炭仍將是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基石,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能源綠色發展的最現實選擇。”
途徑多元
清潔利用取得實質性進展
早在2016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姜耀東就提交了關于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提案,并得到國家高度重視。如今3年過去了,他表示:“隨著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產業化發展,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采與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我國煤炭由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發展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如其所言,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高效煤粉型工業鍋爐、現代化煤化工、潔凈型民用灶具與型煤等技術日趨成熟,多樣的清潔化手段正在得到推廣。
“我們已投入近20億元用于清潔化技術攻關。”全國人大代表、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稱,通過高效轉化實現精細化工品生產以及散煤清潔燃燒,是兗礦推行清潔化利用的主要途徑。“例如面向量大面廣的民用散煤,采取‘改性潔凈型煤+新型解耦環保爐具’的新路徑,可降低煙塵排放9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60%—95%。既實現煤炭前端潔凈加工和提質改性,也可控制中端燃燒過程、后端污染物排放。”
李希勇透露,下一步還將推動煤炭向新能源轉化,“初步計劃投入10億元,用于煤炭制氫及下游氫氣儲運、氫燃料電池等研究。”
作為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國家能源集團寧煤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也是清潔化利用的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寧煤集團董事長邵俊杰介紹,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轉固,“僅去年,我們就做了上萬項技改,以保證達產達效。除停產檢修等情況,平均負荷現已達到90%左右,實現安全、穩定、清潔生產。”
“基礎研究好比搭積木,
若在最下面放一個球,
整棟房子就很難建起來”
進展有目共睹,清潔化利用的步伐卻仍待加速。多位代表、委員不約而同指出,由于關鍵技術支持不夠、基礎研究相對缺乏、傳統觀念尚未扭轉等原因,我國煤炭清潔化利用痛點長期存在。
在袁亮看來,因基礎研究相對薄弱,關鍵核心技術支持不夠,目前對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研究依然不足。“例如,目前的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技術,離規模化、全流程示范應用仍存在較大差距,捕集成本十分昂貴。煤制特種燃料、轉換效率提升、節水降耗等關鍵技術也有待突破,部分核心裝備卡脖子問題嚴重。”
這一說法得到劉中民的贊同。“到目前為止,我們連煤炭的基本結構也未徹底研究清楚。看起來一塊黑乎乎的煤炭,到底由哪些物質構成、具體分子結構什么樣,至今也沒能給出清晰回答,僅靠熱量、灰分等簡單指標過于粗放。”
劉中民進一步告訴記者,基礎研究缺失,主因之一是支持力度不足,長期以來在此方面的投入,并未與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地位相匹配。“煤炭及下游鏈條的反應千變萬化,換一種催化劑就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產品。基礎研究好比搭積木,若在最下面放一個球,整棟房子就很難建起來。”
因技術、研究受限,同質化、低端化等影響也逐漸浮現。以清潔化利用的重要方向——現代煤化工為例,全國人大代表、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楊悅坦言,行業目前的確存在產能過剩、產品重復等隱患,“一個好的產品、一項好的技術出來,很多企業可能蜂擁而上。但創新是買不來、等不來的,永遠跟著別人走,大宗、低端產品必然很快陷入同質。”
“這不是建幾個項目、工廠
就能解決的問題”
圍繞現存制約,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煤炭清潔化利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國家從戰略、技術、管理等多個層面高度重視。”姜耀東如是說。
劉中民則稱,清潔化利用并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其中既要鼓勵產業發展、技術支撐,也需開展長線的基礎性、探索性研究,“這不是建幾個項目、工廠就能解決的問題。要真正實現清潔化,最基礎的工作必須有人來做,在此基礎上通過升級換代,才能形成技術與產業良性互動。”
在強調創新的同時,邵俊杰認為市場開拓同樣值得重視。“尤其在轉化方面,現有煤化工產品仍偏低端,高端產品及技術多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我們不得不依賴進口。對此,一方面要關注核心技術,特別是下游化工產品的技術提升,用創新突破壁壘。另一面,與購買奢侈品道理類似,因市場容量有限,越往高端走剩余空間越小。因此也要積極開拓市場,避免出現新的同質化競爭。”
李希勇則提出,鑒于潔凈煤制備和清潔燃燒的部分產品與技術已獲成功,建議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原則,鼓勵支持這些技術產品的推廣應用。“在符合環保指標的前提下,給予地方政府、用戶更多的選擇權,允許市場準入,并建設清潔煤示范區,更好發揮煤炭資源保障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神火集團董事長李煒呼吁,進一步提高社會對煤炭清潔化利用的認識。“我國大力推動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已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總體目標,這說明通過合理技術,煤炭足以實現清潔利用。是時候扭轉‘傻大黑粗’的傳統認知了。”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發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領域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年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
近日,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組織專家組在北京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牽頭的“煤溫和加氫液化制高品質液體燃料關鍵技術與工藝”項目進行......
時隔兩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但不同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提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采用了“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的說法。從“加強”到“推進”,改變的不僅......
時隔兩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但不同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提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采用了“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的說法。從“加強”到“推進”,改變的不僅......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易可可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薛邵伍團隊合作,解析了調控植物液泡內無機磷輸出的機制,為作物磷肥高效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相關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自然—植物學》雜志。......
中化新網訊“我們需要重新認識煤炭,煤炭是一種燃料,更是一種能源,未來將是可持續發展的生物制劑。”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員、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常務總裁楊勇如是說。“當然,要......
2017年12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工業鍋爐節能與清潔燃燒技術”項目實施方案研討會在京召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項目推薦單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相......
為推進項目的深入實施,科技部高技術中心會同北京科技大學于2017年9月5日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了“化工冶金流程系統優化與節能技術”項目研討會。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呂昭平、項目咨詢組專家、總體專家組專家、專......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石油、天然氣資源匱乏,煤炭儲量相對豐富,在能源結構中占比近70%,居主導地位。目前,我國已探明煤炭儲量10200億噸,55%以上是煤化程度低的低階煤,蘊藏其中的揮發分相當于1000......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科技報告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專業機構科技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的有關要求,為深入推動“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重點專項項目科技報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