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16 10:17 原文鏈接: 以“事”為鑒——為實驗室裝上“隱形”的保護傘

      近年來,實驗室爆炸事故屢見不鮮,從15年清華大學化學系實驗室爆炸,到南京大學實驗室爆炸、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以及剛剛過去一個月的3·21響水爆炸事故,實驗室安全問題已經廣泛引起公眾的注意。

      據統計,去年全年我國發生化工爆炸事故共28起,遇難者共計82人。

      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每一次發生,不僅會造成實驗器材的損壞,同時會造成人員的傷亡,對于國家來說,不僅是財產的損失,更是人才的損失。

      在過往事故的教訓下,值得我們深刻的反思!

      不過在反思的基礎上,科研人員們更需加強實驗室的安全意識與實驗的規范操作!

      眾所周知,實驗室是安全事故的高發場所,如何才能讓實驗室安全獲得基本保障并且為其套上“隱形”的保護罩;在面對危險化學品時,如何規范使用做到心中有數,如何能在安全不影響實驗進度的前提條件下完成實驗?

    圖片.png

    分析測試百科網整理了實驗室的安全防護知識和注意事項等供大家參考。

    實驗時的必要防護和預防措施

      1、實驗中要穿戴完整的防護工具,例如穿好實驗服,戴橡膠手套,防護面具,防毒面具等。實驗前,要注意清理實驗臺避免安全隱患,檢查實驗裝置、藥品和相關物品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情況等。

      2、遵循化學藥品的性質和化學反應的規律,不盲目蠻干和主觀臆測化學反應的過程;應根據化學反應的性質和過程選擇匹配的反應裝置,不可圖省事省去必要的安全措施。

      3、實驗事故雖不可預測,但其危險性的大小是可以估計到的。即使對不大了解的實驗,也必須推測其危險程度而制訂相應的預防措施。像下面這類實驗,必須十分注意,使之萬無一失。

      ①不了解的反應及操作;

      ②存在多種危險性的實驗(如發生火災、毒氣等);

      ③在嚴酷的反應條件(如高溫、高壓等)下進行的實驗。

      4、充分做好發生事故時的預防措施并加以檢查,平時注意熟悉需要關閉的主要龍頭、電氣開關,滅火器的位置及操作方法,在發生事故時可第一時間找到并使用應急的物品。

      5、實驗的后處理工作,亦屬實驗過程的組成部分。特別不可忽略回收溶劑和廢液、廢棄物等的處理。

    危險物質的使用處理及注意事項

      1.使用危險物質前,要充分了解所使用物質的性狀,特別是著火、爆炸及中毒的危險性。

      2. 貯藏。通常,危險物質要避免陽光照射,把它貯藏于陰涼的地方。注意不要混入異物。并且必須與火源或熱源隔開。實驗室冰箱和超低溫冰箱使用注意事項: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對內表面進行消毒;儲存的所有容器,應當標明物品名稱、儲存日期和儲存者姓名;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則冰箱內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學品溶液,冰箱門上應注明這一點。

      3. 在使用危險物質之前,必須預先考慮到發生災害事故時的防護手段,并做好周密的準備。使用有火災或爆炸危險的物質時,要準備好防護面具、耐熱防護衣及滅火器材等;對于毒性物質,則要準備橡皮手套、防毒面具及防毒衣之類用具。

      4.在情況允許下,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危險物質。并且,對不了解性能的物質,需進行預備試驗。

      5. 對于有毒藥品及含有毒物的廢棄物時,使用完畢后進行適宜的處理,避免污染水質和大氣。

    圖片.png

    以下是實驗室易出事故危險物質的三大分類

      1. 著火性物質

      具有著火危險的物質非常多。通常有因加熱、撞擊而著火的物質,也有由于相互接觸、混合而著火的物質。比如強氧化性物質、強酸性物質、低溫著火性物質、自然物質、禁水性物質等

      2.易燃性物質

      可燃物的危險性,大致可根據其燃點加以判斷。燃點越低,危險性就越大。但是,即使燃點較高的物質,當加熱到其燃點以上的溫度時,也是危險的。據報道,由此種情況發生的事故特別多。因此,必須加以注意。

      3.爆炸性物質

      爆炸有兩種情況:一是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其爆炸界限濃度時著火而發生燃燒爆炸;一是易于分解的物質,由于加熱或撞擊而分解,產生突然氣化的分解爆炸。

    安全用電常識

      違章用電常常可能造成人身傷亡、火災、損壞儀器設備等嚴重事故。實驗室使用電器較多,為了保障人身安全,特別要注意安全用電,一定要遵守實驗室安全規則。

      1、防止觸電

      (1)不用潮濕的手接觸電器;

      (2)電源裸露部分應有絕緣裝置(例如電線接頭處應裹上絕緣膠布);

      (3)所有電器的金屬外殼都應保護接地;

      (4)實驗時,應先連接好電路后才接通電源,實驗結束時,先切斷電源再拆線路;

      (5)修理或安裝電器時,應先切斷電源;

      (6)不能用試電筆去試高壓電。使用高壓電源應有專門的防護措施;

      (7)如有人觸電,應迅速切斷電源,然后進行搶救。

      2、防止引起火災

      (1)使用的保險絲要與實驗室允許的用電量相符;

      (2)電線的安全通電量應大于用電功率;

      (3)室內若有氫氣、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應避免產生電火花。繼電器工作和開關電閘時,易產生電火花,要特別小心。電器接觸點(如電插頭)接觸不良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4)如遇電線起火,立即切斷電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禁止用水或泡沫滅火器等導電液體滅火。

      3、防止短路

      (1)線路中各接點應牢固,電路元件兩端接頭不要互相結觸,以防短路;

      (2)電線、電器不要被水淋濕或浸在導電液體中,例如實驗室加熱用的燈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電器儀表的安全使用

      (1)在使用前,先了解電器儀表要求使用的電源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是三相電還是單相電以及電壓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須弄清電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電器儀表的正、負極;

      (2)儀表量程應大于待測量,若待測量大小不明時,應從最大量程開始測量;

      (3)實驗之前要檢查線路連接是否正確,檢查完后方可接通電源;

      (4)在電器儀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有不正常聲響,局部溫升或嗅到絕緣漆過熱產生的焦味,應立即切斷電源,并報告廠家進行檢查。

    圖片.png

    來源:網絡

    使用化學藥品的安全防護

      1、防毒

      (1)實驗前,應了解所用藥品的毒性及防護措施;

      (2)操作有毒氣體(如H2S、Cl2、Br2、NO2、濃HCl和HF等)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氣會引起中毒。它們雖有特殊氣味,但久嗅會使人嗅覺減弱,所以應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使用;

      (4)有些藥品(如苯、有機溶劑、汞等)能透過皮膚進入人體,應避免與皮膚接觸;

      (5)氰化物、高汞鹽(HgCl2、Hg(NO3)2等)、可溶性鋇鹽(BaCl2)、重金屬鹽(如鎘、鉛鹽)、三氧化二砷等劇毒藥品,應妥善保管,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6)禁止在實驗室內喝水、吃東西,飲食用具不要帶進實驗室,以防毒物污染,離開實驗室及飯前要冼凈雙手。

      2、防爆

      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當兩者比例達到爆炸極限時,受到熱源(如電火花)的誘發,就會引起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氣體時,要防止氣體逸出,室內通風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氣體時,嚴禁同時使用明火,還要防止發生電火花及其它撞擊火花;

      (3)有些藥品如疊氮鋁、乙炔銀、乙炔銅、高氯酸鹽、過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熱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別小心;

      (4)嚴禁將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應除去其中可能產生的過氧化物;

      (6)進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實驗,應有防爆措施。

      3、防火

      (1)許多有機溶劑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燒,大量使用時室內不能有明火、電火花或靜電放電,實驗室內不可存放過多這類藥品,用后還要及時回收處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災;

      (2)有些物質如磷、金屬鈉、鉀、電石及金屬氫化物等,在空氣中易氧化自燃;還有一些金屬如鐵、鋅、鋁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氣中氧化自燃。這些物質要隔絕空氣保存,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結語

      事無巨細皆與安全有關!很多時候,事故可能就因為不經意的“小事兒”所引起。

      科研人員們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范,加強安全意識,不要為了“圖方便、省事兒”心懷僥幸心理違規操作,給自身和他人埋下安全隱患。

      雖然這一條條的安全規則繁瑣枯燥,實施起來非常“麻煩”,但確實能有效的保障實驗人員的安全、預防事故的發生。

      關于實驗室安全,你有什么好的預防措施?有哪些讓你記憶尤深的事件或經歷?歡迎在評論中說說“你眼中的實驗室安全”!

    相關文章

    廣東第一屆實驗室安全知識校際邀請賽總決賽舉行

    2023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廣東省第一屆實驗室安全知識校際邀請賽總決賽在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舉行,來自省內4所高校的28支參賽隊伍分別從微視頻大賽、技能大賽2個賽道展開......

    痛心|這所大學實驗室突發爆炸一博士生嚴重灼傷或毀容……

    近日,香港大學莊月明化學樓四樓的一間實驗室發生一起實驗室事故。一名博士生操作氫化鈉實驗失當,導致圓底燒瓶炸開,化學品噴射至兩三米開外,意外濺到另一名女博士生的臉上。傷者眼角膜受損流膿,多處皮膚嚴重灼傷......

    抗原自測9大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近日,針對部分網友“發燒后抗原結果不顯示”等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作出解答:根據奧密克戎的潛伏期估算,抗原自測一般感染2-3天后才能測出來。部分感染者,尤其是無癥狀感染者可能要5天甚至更長時間。更多......

    中國科協:2022年度優秀科研儀器案例征集遴選活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開展2022年度優秀科研儀器案例征集遴選活動。本次征集的案例須能夠對儀器操作和改進、實驗室改造、實驗流程標準制定等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充分體現實驗技術人員解決專業問題的實績、貢獻......

    113起事故99人次傷亡保障高校實驗室安全的關鍵在哪?

    編者按教育部實驗室安全檢查組成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處長田志剛曾做過一個不完全統計:2001—2020年間,媒體公開報道的全國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有113起,共造成99人次傷亡。每一......

    20余省份開打疫苗加強針!接種有啥注意事項?

    連日來,國內本土確診病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疫情局部反彈情況引發關注。加之秋冬季來臨、變異毒株流行,這讓已經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民眾開始關心加強針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有20余省份啟動了疫苗加強......

    實驗室起火博士后頭頂火苗沖出!這些安全策略務必牢記

    7月14日,“南方科技大學一間化學實驗室起火,博士后頭頂火苗沖出”的消息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網傳視頻顯示,一名頭頂火苗的黑衣男子跑出實驗室,身上的衣服也被燒毀,多人上前幫忙滅火。事發時視頻截圖南方科技......

    氣相色譜儀開機注意事項

    氣相色譜儀是利用色譜分離技術和檢測技術,對多組分的復雜混合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儀器。通常可用于分析土壤中熱穩定且沸點不超過500°C的有機物,如揮發性有機物、有機氯、有機磷、多環芳烴、酞酸酯等。一、......

    索氏提取法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項

    在索氏提取器中,經典的莫過于根據索氏抽提原理、用重量法來測定脂肪含量。抽提法是測定粗脂肪含量*普遍的方法,抽提法利用重量法的原理,即先將樣品溶于脂肪溶劑中,然后利用索氏提取器將脂肪循環抽提,*后再測出......

    一文了解色譜法注意事項

    氣相色譜的分離機制主要有吸附、分配等。一、對儀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儀器為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由載氣源、進樣部分、色譜柱、檢測器和數據采集系統組成。進樣部分、色譜柱和檢測器的溫度均在控制狀態。由于柱溫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