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CH感染是指:弓形蟲(Toxoplasma)引起的弓形蟲病、風疹病毒(Rubella)引起的風疹、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virus,HSV)引起的生殖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Cytomaglovirus,CMV)引起的感染及其他微生物(other organisms)引起的感染等。
1、TORCH感染現狀
1.1弓形蟲感染
弓形蟲主要是通過接觸的貓或貓科動物排泄物或進食污染的生肉而感染。母嬰傳播率平均為40%,隨孕周增加而上升。妊娠早期母嬰傳播率(10%~25%)雖低,但對胎兒損害嚴重,常導致胎兒死亡而自然流產。妊娠中、后期母嬰傳播率分別為30%~50%(72%~79%無癥狀)和60%~65%(89%~100%無癥狀)。弓形蟲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腦積水、小頭畸形、腦鈣化、肝脾腫大、腹水、胎兒生長受限(FGR)等。國外妊娠期弓形蟲感染發生率約為0.2%~1%。而我國報道弓形蟲感染率為4.9%~8.4%,可能與我國主要采用免疫檢測的方法而非病原學檢查檢測方法有關。
新生兒弓形蟲病主要由首次感染的哺乳期母親或其他親屬及護理人員通過親密接觸傳播。新生兒感染弓形蟲可有抽搐、腦癱、視聽障礙、智障等,死亡率達72%。發病越晚,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與智障發生率越低。兒童弓形蟲病主要通過與貓科寵物接觸感染,感染后85%以上無癥狀。兒童弓形蟲感染可出現頭痛、嘔吐、譫妄,并發生腦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腸炎等。
1.2 風疹病毒感染
風疹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得過風疹后將終身免疫。妊娠期風疹感染,如累及胎兒可致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RS),表現為先心病、青光眼、白內障、耳聾、智力低下、小頭畸形、黃疽等。妊娠期確定風疹感染時間很重要,在孕8周內感染,CRS發生率為85%,9~l2周52%,而20周以后就很罕見。自從國內外對嬰幼兒、兒童注射風疹疫苗后,發病率已很低(0.1%以下)。
1.3 巨細胞病毒(CMV)感染
妊娠期原發CMV感染率為0.7%~4%,其中30%~40%可傳染給胎兒。妊娠期復發CMV感染約1%~14%,其中0.2%~2%可傳染給胎兒。感染的胎兒可出現小腦畸形、脈絡膜視網膜炎、神經萎縮等。嚴重者可導致流產或死胎。新生兒可出現體征為黃疸、肝脾腫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和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損害,即巨細胞包涵體病(CID)。部分感染者可于出生后數月至數年才出現耳聾和智力發育低下等癥狀。
隱性感染的孕婦在妊娠后期若CMV被激活可從尿道和宮頸排出,在分娩時經產道傳染給嬰兒。哺乳期母親可通過乳汁傳染給嬰幼兒。在小兒和成人中CMV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如接吻、性交和輸血等途徑傳播,成人也可通過性接觸傳播。目前對CMV感染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1.4 HSV感染
妊娠期生殖道HSV感染的發生率為7%~8%。妊娠期HSV感染的母嬰傳播率20孕周以前<1%,而分娩期生殖道原發HSV感染者傳播率為30%~50%。實際上新生兒HSV感染與否主要取決于產道有無病毒。
0.5~10歲小兒容易通過共用玩具(46%)及親密接觸感染HSV1,約50%左右首次感染者會產生明顯皰疹癥狀。沒有癥狀的隱性感染可能在多年以后重新激活引發神經節和視力損害,極少數可引發難以治愈的腦炎和腸炎。
青少年和成年人多通過性接觸感染HSV,85%以上感染者無癥狀。約3%左右的無癥狀感染者可在尿液、精液和生殖道分泌物中發現活病毒。
2、TORCH是否要篩查
目前世界范圍普遍有兩種不同意見:ToRCH不需要常規篩查和需要作為常規篩查;
前者認為:孕婦血清學特異性抗體檢測不能明診孕婦何時感染、胎兒是否受累畸形及遠期有無后遺癥,也不能靠此方法來確定是否需要終止妊娠。
后者認為:首先,孕婦由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小兒由于自身免疫系統不成熟,TORCH感染發病率較高。例如,我國孕期婦女弓形蟲感染率為4.9%~8.4%;風疹的流行具有周期性,例如美國1999還發生一次區域性風疹爆發;孕婦CMV原發感染率為0.7% ~4%,而復發感染可高達14%;孕婦生殖道HSV感染的發生率為7%~8%[1-5] 。其次,TORCH感染對胎、嬰兒有較大的危害。例如,TORCH感染會導致胎兒流產、早產、腦癱[6-10] ,還可導致新生兒先心病,及其它各種出生缺陷[11,12] 。第三,TORCH篩查診斷技術成熟,且根據篩查診斷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可以有效阻斷母嬰傳播,保護胎兒并可預防或減少后遺癥發生。
弓形蟲感染篩查
孕婦弓形蟲感染無明顯癥狀,只能通過血清學篩查來幫助判斷是否處于活性感染狀態。孕期弓形蟲活躍感染平均有40%的機會傳染給胎兒,胎兒感染后如未經有效治療,畸胎、智障的比例很高,出生后死亡率也高達75%。篩查發現胎兒感染弓形蟲高風險時,可以在妊娠20周后作進一步檢查,如羊水穿刺、經皮取臍帶血及B超來綜合判斷胎兒是否被感染,也在12孕周后可采用磺胺嘧啶與乙胺嘧啶宮內治療。這些積極診療措施可減少先天弓形蟲感染率70%,同時使感染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后遺癥、智障、視網膜病變發生率明顯下降[12] 。
風疹病毒感染篩查
20孕周前風疹病毒感染,有50%以上(8周內85%,l2周內52%)可致胎兒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RS,表現為先心病、青光眼、白內障、耳聾、智力低下、小頭畸形等)。如果在孕前2個月篩查育齡婦女,對陰性者接種風疹疫苗則可避免CRS的發生。如未在孕前篩查,應盡量在12孕周前篩查,接種疫苗也能減少CRS的發生[13] 。
巨細胞病毒感染篩查
大約30%~40%原發感染和1%左右復發感染的孕婦可傳染給胎兒,新生兒感染CMV的比例約1:150。胎兒CMV感染后小腦畸形、脈絡膜視網膜炎、神經萎縮甚至流產或死胎的比例很高。對高風險孕婦取羊水或臍帶血進行IgM抗體試驗或病毒培養試驗,或者在20周后的B超檢查,觀察胎兒有無腦積水、腦鈣化、小頭畸形、胎兒生長受限(FGR)、肝脾腫大或腹水等來確診。對于高風險孕婦,通過采用適當的防護措施可以有效減少胎兒和新生兒被感染的風險[14] 。
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篩查
分娩期HSV產道活性感染的孕婦母嬰傳播率為30%~50%。通過血清學篩查可以篩選出高風險的孕婦進行進一步的病毒抗原學檢查,確診后采取剖腹產可最大程度減少新生兒產道HSV感染。另外,對于親屬中有HSV感染患者的新生兒,采用必要防護措施可以預防和減少新生兒感染風險[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