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新名片】
6月6日,湖南長沙湘江新區。一場暴雨后,在梅溪湖路西延線相鄰近湖八路交叉口的道路北側,一條濕地景觀帶,中間低、兩側高,底部仍蓄積著雨水。在道路兩側原有的排水系統之余,北側依據道路地形起伏再建了一條排水系統,雨水經此進入南北景觀帶中的河道滯留并凈化,繼而流入龍王港河。
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滲出進行利用——作為緩解城市內澇的重要手段,海綿城市的建設正在全國陸續鋪開。
“海綿城市是一個改變未來城市發展方式的戰略性理念,發達國家也廣泛認可我國提出的海綿城市建設這一理念,近期歐美國家邀請中國專家介紹情況。”清華大學教授賈海峰說。
科學規劃:探索落實新理念
“海綿城市是針對現有城市問題提出的,目的是解決環境與建設之間的矛盾。”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分院副院長謝映霞強調。
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2015年和2016年,我國分兩批確定了30個試點城市,另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通過試點建設,許多區域性片區探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做法、經驗、機制和建設模式。
能否緩解城市內澇災害,是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情況的最直觀標準。四川省遂寧市通過對阜豐巷老舊小區進行“海綿化”改造,使小區內澇積水點得到有效控制。以往,一下雨小區就淹水沒腰的情況得到改觀,使百姓出行不受水害影響。
陜西省西咸新區在灃西新城試點區域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后,在同樣的降雨條件下,灃西新城無明顯內澇,而對面的灃東新城則出現大面積內澇,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海綿化改造初見成效的湖北武漢青山區,市民欣喜發現,被灑水車沖刷后的路面不再和以往一樣濕漉漉。在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等海綿設施的裝點下,路面好似一塊海綿,迅速吸干多余水分。
海綿城市建設確實能夠明顯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有效緩解城市內澇災害。
系統建設: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城市黑臭水體發生的變化,也可以較為直觀地表現出試點建設效果。
廣西南寧的那考河原本是一條臭水溝,沿岸有40個污水直排口,水質多為劣五類,極大地影響了下游竹排江、南湖的水質。加上垃圾及施工棄土堆放擠占河道、行洪不暢,經常造成上游內澇。
海綿城市試點工作開展后,綜合采取河道治理、截污治污、河道補水、海綿建設等措施,消除了水體黑臭現象,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態環境,讓城市人居環境得到改善,生態效益顯著提高。
位于漢口西北郊的一塊50多公頃的土地,過去是武漢金口垃圾場,如今通過生態修復,僅用三年時間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海綿公園武漢園博園。這里還修建了6個容量各200噸的棄流池,以及12個雨水花園,可吸收近七成雨水。在陜西西咸新區的灃西新城,一條連接灃河和渭河、總長6.8公里、平均寬度300—400米的東西向綠廊如今已部分向市民開放。綠廊內布置有湖泊、濕地、森林,承擔著城市中央雨洪系統調蓄樞紐的重任。
“通過構建多層次的‘海綿體’,用生態‘溶解’城市,打破原來鐵板一塊的‘水泥大餅’,讓雨水在都市中也能夠有序遷徙。”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兼總規劃師李肇娥介紹,海綿城市建設不僅能緩解城市內澇、減輕熱島效應,還能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給城市帶來綜合的生態環境效益。
產業聯動:構建新的經濟增長極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意義不僅是環境的改善,也成為促進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一個方式。賈海峰說:“通過試點工作,很多與海綿城市相關的新材料、新設備、新施工工藝實現了產業化發展,成為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
在南寧市,建設了海綿城市產業園,吸引國內海綿城市相關生產企業入園,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貴州省貴安新區,依托海綿城市建設建立了中英生態文明創新園,與有關企業成立了新型透水材料的生產基地;在江西省萍鄉市,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推動本土磚瓦生產企業升級轉型,透水性建材市場擴展到全省及臨近省份。
“建成海綿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謝映霞強調,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不斷推廣,實現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涵養水資源、保障水安全、復興水文化的目標,這是實現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
1.海綿城市概述海綿城市的目標是將城市建設成同海綿一樣具有良好包容性的城市,加強城市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城市內部的良好運轉。為改善城市生態系統,達到海綿城市構建目標,通常會從滲、滯、蓄、凈、排這五......
9月6日,中國水網從中國政府采購網獲悉,為推進天津市海綿城市建設,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決定實施天津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中新生態城片區)PPP項目。項目擬采用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運作,通過政......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在近日召......
2014年,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用)》。2015年,啟動了鎮江、嘉興、廈門、濟南、武漢、常德、南寧等16個試點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首批海綿城市建設......
作為上海的“海綿城市”,臨港區正試點一種生態友好型項目,以取代這座正面臨海平面上升長期風險的海濱城市的傳統防洪和排水系統。中國迅猛增多的混凝土設施經常堵塞水的自然流動。為逆轉該趨勢,海綿城市概念專注于......
2015年和2016年,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綜合考慮我國東、中、西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及南北方的氣候不同,分兩批確定了30個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涵蓋大、中、小不同規模的城市。如此力......
【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新名片】6月6日,湖南長沙湘江新區。一場暴雨后,在梅溪湖路西延線相鄰近湖八路交叉口的道路北側,一條濕地景觀帶,中間低、兩側高,底部仍蓄積著雨水。在道路兩側原有的排水系統之余,北側......
近日,記者從區城鄉建委獲悉,今年計劃實施的21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已全部啟動實施,預計年底完工。據了解,璧山與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完成了5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基本地質情況調查及海綿城市......
9月7日晚,首創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以PPP的方式投資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海綿城市PPP項目。首創股份將與固原市九龍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設計院、北京市政四公司共同設立項目公司“寧夏......
近些年來,我國諸多大中城市頻繁發生嚴重的城市內澇災害,2000年以來,平均每年發生200多起不同程度的城市內澇災害。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公布的數據稱,截至7月13日,今年全國有28省(區、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