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14 14:34 原文鏈接: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檢測方法與標準化研究

    眾多流行病學、遺傳學與臨床研究證實,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AS)、冠心病(CHD)的發生率呈正相關,通常以高LDL-C作為CHD的首要致病因素。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成人治療專業組規定以LDL-C水平作為高脂血癥的分類與治療基礎及需要達到的治療目標。作者參考新近有關文獻,對LDL-C的檢測方法及標準化問題作一簡述。
      
        一、LDL的生物化學

     

     

      LDL是一組不均一的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顆粒,漂浮密度(d)為1.006~1.063 kg/L。LDL中膽固醇酯(CE)、磷脂(PL)、蛋白質(Pro)、甘油三酯(TG)和未酯化膽固醇含量分別約為38%、22%、21%、11%和8%。應用非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法或密度梯度超離心法可將LDL分為3種或更多亞組分,其名稱也因實驗方法而異。在LDL亞組分中有一部分LDL的顆粒較小(直徑<26 nm),密度較大(1.04~1.06 kg/L),稱為小而密LDL(small,dense LDL),亦稱B型LDL;一部分LDL的顆粒較大(直徑>27 nm),密度較小(1.02~1.03 kg/L),稱為大而輕LDL(large,buoyant LDL),亦稱A型LDL;介于兩者之間的亞組分稱中間型LDL[1]。近年小而密LDL與CHD的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小而密LDL升高,或在整個LDL中所占比例升高與致AS的脂蛋白表型之間有著密切關系,這種脂蛋白表型常有HDL水平低和高TG血癥的特征。

     

     

      二、LDL-C的測定方法

     

     

      測定血清LDL-C通常需根據各種脂蛋白密度、顆粒大小、電荷或apoB含量等,應用超速離心法、色譜法、電泳法、化學或免疫沉淀法將LDL與其他脂蛋白分離開,然后測定LDL組分中膽固醇含量。公式計算法在臨床與科研中應用較廣,近年相繼報道一些均相測定法已引起人們極大興趣與廣泛關注。

     

     

      1.超速離心法: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測定LDL-C的參考方法為超速離心法(Beta- quantification,β-定量法),也為NCEP所推薦[2,3]。方法基本同HDL-C測定。即用超速離心法除去VLDL組分(d<1.006 kg/L)后,測定d>1.006 kg/L組分的總膽固醇(Chol)含量,減去HDL-C。計算方法:[LDL-C]=[d>1.006 kg/L Chol]-[HDL-C]。此法測定的LDL-C,實際上包括脂蛋白(a)[Lp(a)]和中間密度脂蛋白(IDL)的膽固醇含量,也是評價其他檢測方法準確性的基礎。目前尚沒有真正意義的測定LDL-C的參考方法。β-定量法需昂貴的設備、操作復雜、費時且技術要求高,不易在普通實驗室開展。

     

     

      2.Friedewald公式計算法:此法是目前應用較廣的估測LDL-C的方法,其以VLDL組成恒定(VLDL-C/TG=0.2,均以mg/dl計)的假設為前提,具有簡便、直接、快速等優點。計算公式為:(1)LDL-C=TC-HDL-C-TG/2.2(以mmol/L計)。(2)LDL-C=TC-HDL-C-TG/5(以mg/dl計)。應用此公式計算LDL-C常受TC、TG和HDL-C變異的影響。Friedewald公式法計算LDL-C的總變異達9.5%,故需要TC、TG和HDL-C測定結果準確且符合標準化的要求[2]。如某項測定值誤差較大,則會導致計算結果不可靠,因而使其臨床應用受到更多挑戰與限制。下列情況不宜采用Friedewald公式法計算:(1)血清中存在CM。(2)血清TG>4.52 mmol/L(400 mg/dl)時。(3)血清中存在異常β脂蛋白時[Ⅲ型高脂血癥(HLP)][3]。近來Planella等[4]報道一種根據apoB、TC和TG估算LDL-C的新公式,其不受高TG血癥影響,可準確用于非乳糜微粒血癥的分類。Planella公式為:LDL-C=0.41 TC-0.32TG+1.70 apoB-0.27(TC、TG以mmol/L計,apoB以g/L計)。此法測定LDL-C的不精密度為1.45%,低于Friedewald公式法(2.97%),與β-定量法結果明顯相關。應用此法將非乳糜微粒引起的高脂血癥進行分類,其與β-定量法分類的平均符合率為96.8%,亦高于Friedewald公式法(93.0%)。該公式法不受高TG的影響,在一些方面更優于Friedewald公式法。但此法易受apoB測定結果的影響,需對其測定進行標準化。

      3.化學沉淀法:常用方法為肝素-枸櫞酸鈉法、聚乙烯硫酸沉淀法(PVS法)和多環表面活化陰離子法等。血清中LDL經選擇性沉淀后,測定上清液中的Chol代表HDL-C與VLDL-C之和,用TC減去上清液Chol即得LDL-C值。因PVS法為非離子反應,實驗條件要求不高,在pH 3~8范圍內均可完全沉淀且PVS不干擾酶法測定Chol,故目前商品試劑多采用PVS法。中華醫學會檢驗學會在國內推薦PVS法作為LDL-C測定的常規方法[5]。本法沉淀物中也包含IDL和Lp(a)。Lp(a)與LDL的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和免疫原性極為相似,Lp(a)含膽固醇約30%,在Lp(a)增高時,可從LDL-C測定值中減去Lp(a)×0.3(以mg/L計)。特別是在低LDL-C水平時,最好同時測定LDL-C與Lp(a),否則可能掩蓋高Lp(a)的存在,也便于校正LDL-C值及比較兩項指標在冠心病危險因素估計作用中的大小[6]。但目前亦存在一些爭議。這類方法主要缺點是TG水平較高(>4.52 mmol/L)時,有時因LDL沉淀不完全而使結果偏低。Reference Diagnostics公司近來推出一種簡便可靠的磁性分離法測定LDL-C的試劑盒,其原理是血清與磁性分離劑混合后37°C孵育10分鐘,然后將分離管放在磁性物表面,LDL顆粒在多聚陰離子作用下因被磁化而很快被去除。用TC減去上清液中非LDL-C含量即為LDL-C值[7]。此方法簡單迅速,結果準確,精密度高(批內、批間CV均<2.5%),與Friedewald公式法相關性好(r=0.942),與β-定量法結果一致。此法不受高TG干擾,有一定應用價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