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發現,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與治療癲癇的藥物搭配,可以將耐藥性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減少50%。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神經病學》。
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治療癲癇約始于一個世紀前。研發出抗癲癇藥物后,這種飲食療法不再受歡迎。然而,全球約5000萬癲癇患者中,近1/3對這些藥物沒有反應。
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的Manjari Tripathi等研究人員招募了160名年齡在10歲至55歲之間的癲癇患者,他們使用至少三種最大劑量的抗癲癇藥物進行治療,但每個月參試者仍有兩次以上的癲癇發作。
研究人員建議,參試者中的一半遵循改良的阿特金斯飲食法——每天只吃20克碳水化合物,而美國膳食指南建議的成人每日攝入量為275克。同時,所有參試者繼續服用癲癇藥物。
六個月后,26%以上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者每月的癲癇發作減少了50%以上。而對照組中這個比例只占2.5%。此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者的平均生活質量相較對照組也顯著提高。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通過誘發酮癥(身體燃燒脂肪作為主要燃料)減少癲癇發作。”Manjari Tripathi說,“改善癲癇的潛在機制有很多,包括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炎癥和神經元之間的電信號。”
以前用飲食治療癲癇的研究通常使用生酮飲食法,需要計算所有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比例。“這可能會耗費很多時間,而改良的阿特金斯飲食法在準備和監測方面不那么嚴格。”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Mackenzie Cervenka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06776
《柳葉刀》最新發布的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研究顯示,2025年至2050年間,抗微生物藥物耐藥預計直接導致超過3900萬人死亡。抗微生物藥物耐藥已成為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脅,由此導致的死亡人數將在未來幾十......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說,2025年至2050年間,全球預計將有超過3900萬人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人員17日表示,抗生素耐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必須采取......
“我家孩子從沒使用過阿奇霉素,咋也耐藥了?”今年8月初,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長李華向醫生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在兒科門診,患兒家長頻繁向醫生提出這個問題。事實上,不僅是兒童,很......
大約100年前,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與細菌之間生死搏斗的歷史。隨后,科學家又相繼研制出一系列抗生素。這些藥物曾在一段時間內,幫助人類贏得了對抗細菌感染的斗爭。但隨著新抗生......
大約100年前,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與細菌之間生死搏斗的歷史。隨后,科學家又相繼研制出一系列抗生素。這些藥物曾在一段時間內,幫助人類贏得了對抗細菌感染的斗爭。但隨著新抗生......
以奧希替尼為代表的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方面顯示出良好的臨床療效。之前的工作已經確定ASK120067是一種新型的第三代EGFRTKI,具有顯著的抗......
一種新型基因回路能消滅耐藥癌細胞(視頻截圖)。圖片來源: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癌癥治療中,臨床醫生不知道何時、何地以及哪種耐藥性可能會出現,這讓他們落后于狡猾的癌細胞一步。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在最近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一組研究人員展示了使用深度學習從滅絕的生物體中復活抗生素肽,為抗生素耐藥性和其他生物醫學挑戰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使用深度學習從古代蛋白質組中去除抗生......
由于抗生素過度使用,微生物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因此,亟需發展新型抗菌藥物或抗菌技術。抗菌性多肽因多重抗菌機制以及不易引發耐藥性,被稱為“下一代抗生素”。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生物納米材料研發......
近日消息,瑞士和法國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芯片上的納米“光鑷”,能以最小光功率捕獲、操縱和識別單個噬菌體,有望加速甚至改變基于噬菌體的療法,治療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