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格檢查
缺鎂早期常有惡心、嘔吐、厭食、衰弱。缺鎂加重常發生神經肌肉及行為異常,如纖維顫動,震顫,共濟失調,抽搐和強直,眼球震顫,反射亢進,易受聲、光、機械刺激而誘發。患者常有明顯的痛性腕足痙攣,Trousseau癥或Chvostek證陽性。有時精神方面失常,失去定向力。
(二)實驗室檢查
1、血清鎂測定
血清鎂<0.75mmol/L時可診斷低鎂血癥,但它并不能作為反映體內鎂缺乏的可靠指標。此外,血鎂還受酸堿度、蛋白和多種因素的影響。
2、尿鎂測定
如臨床估計有缺鎂,而血鎂正常者,應做尿鎂測定。24h尿鎂排出量低于1.5mmol,可論斷為鎂缺乏癥。
3、組織細胞內鎂的測定
可測紅細胞鎂和肌肉內的鎂。后者比前者更準確反映體內鎂的變化,但檢查方法復雜。
4、靜脈內鎂負荷試驗
在12h內滴注500ml葡萄糖液,其中含有30mmol硫酸鎂,收集24h尿液,測定尿鎂排出量。若輸入的鎂>50%保留在體內為缺鎂,<30%保留可排除缺鎂。此試驗不能應用在有腎功能不全、心臟傳導障礙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
(三)器械檢查
心電圖檢查:低鎂血癥的患者可顯示P-R及Q-T間期延長,QRS波增寬,ST段下移,T波增寬、低平或倒置,偶爾出現U波。與低鉀表現類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