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鎂缺乏癥的癥狀和體征很不典型,有時很不明顯,易被其原發病所掩蓋。應注意引起鎂缺乏的各種可能原因的詢問和了解。
鑒別診斷
1、腸吸收障礙
原發病癥狀表現明顯易于診斷,往往為綜合因素所致。腸吸收障礙者除低血鎂外,多伴有低血鉀,低鈣,低鈉,低氯,低磷和代謝性酸中毒。
2、腎臟疾患
低鎂血癥主要見于伴有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的腎臟疾患,由于多尿而致鎂的丟失增多,且尿鎂與尿鈉之間存在正相關。
3、甲狀腺功能亢進
患者低血鎂常伴有負氮平衡,與代謝增強有關。由于細胞內代謝增強,細胞內鎂含量可增高,尿鎂排泄也增多。
4、甲狀旁腺功能障礙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由于高鈣血癥使腎臟保鎂功能降低,故在低鎂血癥的同時尿鎂卻增加。甲狀旁腺摘除后,亦可發生低鎂血癥,是由于鎂沉積于骨組織的結果。因此尿鎂并不增多,后者低鎂血癥合并低鈣,且低鈣發生手足抽搐時,需要補鎂。如果只補鈣很難控制。
5、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醛固酮分泌增多,尿鎂排出增多,導致低鎂血癥,原發病有明顯特征,一般診斷不難。
6、糖尿病酸中毒
7、心臟疾患
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心病、酒精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及體外循環手術中和手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