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材料 細胞
實驗步驟
1. 體外培養的細胞,在倒置鏡下觀察到有較多的分裂細胞(傳代后24h,圓形發亮的細胞)時,加入秋水仙素溶液,終濃度為0.3μg/ml培養液;
2. 繼續培養3h;
3. 胰酶消化收集細胞至離心管;
4. 離心1000轉/min,離心10min,去上清;
5. Hanks液洗,離心,去上清;
6. 低滲處理:加入0.075mol/L KCl溶液8ml,置37℃恒溫水浴中30min,用吸管稍吹打(同上);
7. 固定及制片如外周血染色體的制備。
注意事項
1. 秋水仙素處理時間過長,分裂細胞多,染色體短小;反之,則少而細長,故秋水仙素的濃度及時間要準確掌握。
2. 固定液應在使用前臨時配制。
3. 載玻片一定要潔凈,否則染色體分散不好。
4. 染色體分裂指數低:患者處于非常時期(放、化療期);培養基營養成分不良;培養基pH偏低或偏高;PHA過量或不足;小牛血清質量不高;培養箱溫度偏低;秋水仙素處理時間過短。
5.接種的血樣愈新鮮愈好。
6. 培養過程中,如發現血樣凝集,可將培養瓶輕輕振蕩,使凝塊散開,繼續放回37℃恒溫箱內培養。
其他
Carnoy固定液:
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細胞,將其固定并維持染色體結構的完整性,還要能夠增強染色體的嗜堿性,達到優良染色效果。單純的固定液一般難以達到這些要求,因此在實驗中使用兩種混合的固定液。由于Carnoy首先使用的甲醇和冰乙酸混合液而稱其為卡諾氏固定液。Carnoy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每次使用前需臨時配制,長時間放置影響固定效果,固定時間15min至24h,冰箱、室溫均可。必要時可改變甲醇和冰乙酸的比例,冰乙酸比例增加,利于細胞膨脹、染色體鋪展,但易導致細胞破裂、染色體散失。
低滲液(hypotonic solution)
低滲液是指滲透壓和離子強度均低于正常細胞生理條件的溶液,滲透壓低于組織液,與外周血混在一起時,水分迅速進入細胞,使其膨脹,甚至破裂,獲得分散良好的染色體分裂象。常見的低滲液:水、低滲的檸檬酸鈉或氯化鈉、甘油磷酸鉀(0.65mol/L)、氯化鉀(0.075mol/L)等。低滲效果取決于低滲液的化學組成、低滲的溫度和處理時間。低滲處理是憑借反滲透作用使細胞膨脹染色體鋪展,同時可使黏附于染色體的核仁物質散開,以便能在一個平面上觀察所有染色體形態。實驗室中一般選用0.075mol/L
KCl為低滲液,其優點有:①染色體輪廓清楚,可染色性強,染色時間短。②用于顯帶染色時能充分顯示帶型特點。低滲處理為37℃,25~30min,以預實驗條件為準。
Giemsa染液
Giemsa原液配制:稱Giemsa粉末0.5g,加幾滴甘油研磨,再加入甘油(使加入的甘油總量為33ml)。56℃中保溫90~120min。加入33ml甲醇,置棕色瓶中保存。使用時按要求用PBS稀釋,一般稀釋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