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綠葉制藥集團宣布旗下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在研新藥——利培酮緩釋微球肌肉注射制劑(LY03004)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同意,在向美國提交新藥申請(NDA)時,無需提交任何兒科臨床試驗方案,也就意味批準上市后,將豁免兒科臨床試驗,為企業節省大筆資金與時間,甚至可能影響股價。
圖片來源于網絡
既然是申請豁免,豁免成功后大肆宣傳,可見通常情況下是應該做臨床試驗的。利培酮治療的是精神分裂癥患者,針對的是成人用藥,根據筆者多年的新藥研發“經驗”,第一反應就是“既然是給成人的藥品,當然沒有必要做兒童臨床試驗,豈不是有錢沒處花嗎?”
原來根據美國《最佳兒童藥物法案》(BestPharmaceuticalsforChildrenAct,BPCA)和《兒科研究平等法案》(PediatricResearchEquityAct,PREA),FDA要求新藥申請方在遞交NDA的申報數據中都必須提交兒科研究計劃(PediatricStudyPlan)(PSP),并在產品獲批后根據PSP開展臨床實驗,即使此藥物產品聲稱的適用人群僅為成人。
為何要制定這樣的政策呢,在海外有多年醫藥研發經驗的李秀梅博士說:“因兒童藥開發效益差,藥企沒動力,為了增加兒童用藥可及性,美國政府出面干預了,制定上述法案,要求,新藥報批時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兒童人口應用的研究,這樣兒童用藥也有了科學保障”。
重點來了,讓我迷惑不解的,就是“即使此藥物產品聲稱的適用人群僅為成人,也必須提交兒科研究計劃并開展相應臨床試驗”。李戰博士的回答非常精妙:“因為只是'聲稱'”,一語點醒夢中人:“聲稱”和實際情況是不同的。你可以“聲稱”:“我研發的這個治療感冒的新藥只用于成人”,但在現實中你有手段保證醫生和家長不將這個“聲稱”只用于成人的感冒藥用于兒童嗎?
但是全球的藥品監管標桿FDA也不是完全一刀切的,如若有足夠理由如兒童發病率極低的情況下FDA可批準豁兔兒童中應用的研究,所以才有了本文開頭的綠葉制藥集團的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利培酮被批準豁免兒科臨床試驗。
凡事領會精神,舉一反三。一個群友問:“關于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原研產品用藥方式包括靜脈注射和靜脈滴注,我公司品種只打算申報靜脈注射,在做配伍穩定性時是否可以不考察與靜脈滴注的相關溶液的配伍穩定性”。
暫且不論與原研藥用法不同,只打算申報靜脈注射的做法是否可行。單論如果可行后的研究思路:與聲稱只用于成人的藥品類似,也是廠家說明書“聲稱”只用于靜脈注射,但醫生完全可能參照原研將你的藥物用于靜脈滴注,而且這種可能性極高,甚至無法避免。所以筆者認為除說明書聲稱的“靜脈注射”研究之外,實際應用中會發生的“靜脈滴注”的相關研究還是有意義的和非常必要的。否則,一個醫生沒有仔細研究貴公司廠家說明書,只根據過往用原研藥的經驗用藥,出了問題算誰的?
多年以來我們都養成一種習慣,法規、指導原則要求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法規沒要求的,研發中總想著能否少做些什么甚至不做什么。現在我們需要由“要我做”轉為“我要做”,想明白為什么這樣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首先說服了自己,才能說服藥品審評官員。
浙江省腫瘤醫院發布2024年2-9月擬采購醫療設備的采購信息征集,涉及多個科室,其中PET-MR預算金額達到3000萬,多臺儀器設備預算金額超千萬,總預算金額超億元。序號申請科室項目內容數量采購預算(......
Bruker(布魯克)已與私募股權公司PAIPartners達成協議,購買EliTechGroup,PAI周三宣布。根據12月26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8-K表格,Bruker(布魯克)將支付P......
2023年12月22日,“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在北京百富怡酒店盛大開幕。本次會議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臨床研究與轉化專委會承辦,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分析測試百科網、北京......
2023年12月22日,“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在北京百富怡酒店盛大開幕。本次會議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臨床研究與轉化專委會承辦,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分析測試百科網、北京......
著名中醫學家,國醫大師,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朱南孫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2月20日晚8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
最近,幾家知名生物科技公司發布了一系列新產品,這些產品在基因組學和臨床實驗室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發布了KingFisherApexDx......
【全球預臨床CRO市場規模在2022年估計為54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111.8億美元,預測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7.60%。】主要亮點:生物分析和DMPK研究部分預計將在2023年......
自殺行為可以沿著一個連續體分類,包括頻繁想要結束生命(自殺意念)、制定具體自殺計劃(自殺規劃)、自殺企圖、最終完成自殺。已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早期精神病發作時,存在共病性自殺行為和葡萄糖代謝障......
新年將至,《自然·醫學》雜志咨詢了11位專家后,于12月7日發布了由業內頂尖專家評選出的有望改變2024年醫學的11個臨床試驗。沒有人能夠預測2024年生物醫學領域到底會誕生什么,但可以讓這些專家告訴......
Personalis上周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已經批準裁員多達65名員工,約占其員工總數的20%,預計將在2024年1月底前完成。該公司預計,這一員工減少將為2024財年節省約1,400萬美元。與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