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無特異性的帕利哌酮解毒藥,因此,一旦出現藥物過量,應給予適當的支持治療,并進行密切的醫學監護,直到患者康復。在評價治療需要及患者康復情況時,應考慮藥物緩釋的特性,同時考慮是否涉及多種藥物使用。
出現急性藥物過量時,應建立并維持氣道通暢,確保有足夠的氧氣供應和通氣。應考慮洗胃(如果患者意識喪失,應在插管后進行)以及與緩瀉藥一同給予活性炭吸附劑。
藥物過量可能會導致頭頸部遲鈍、癲癇或張力障礙,產生吸入危險,誘導嘔吐。
應立即開始給予心血管監護,包括持續的心電圖監測,防止可能出現的心律失常。如果給予了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理論上,急性帕利哌酮藥物過量的患者服用吡二丙胺、普魯卡因胺和奎尼丁會出現累積性QT間期延長的危險。類似的,溴芐胺的α受體阻斷特性也可能會使帕利哌酮出現累積效應,導致有問題的低血壓。
應通過適當的措施治療低血壓及循環衰竭,如靜脈輸液和/或擬交感神經藥(不應使用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否則該類藥物的β受體激動作用可能加重帕利哌酮所誘導α阻斷作用產生的低血壓)。如果出現嚴重的錐體外系癥狀,應給予抗膽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