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可能會出現相互混雜的臨床癥狀,但由于它們與潛在疾病、疾病本身進展、以及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有關,因此常難以明確它們的因果關系。
一般來說,包括兒科在內的CML患者長期每日口服本品的耐受性較好。大多數成年患者在治療的某一時間點會發生不良事件,但絕大多數為輕至中度,且臨床試驗中僅2.4%的新診斷患者、4%干擾素治療失敗的晚期慢性期患者、4%干擾素治療失敗的加速期患者以及5%干擾素治療失敗的急變期患者因藥物相關性不良事件導致治療中斷。GIST研究中,4%的患者因藥物相關性不良事件而中斷本品治療。
所有適應癥患者發生的不良反應相似,僅有兩種情況例外:GIST患者發生骨髓抑制較少,腫瘤內出血僅在GIST患者中觀察到(見【注意事項】)。最常報告的與藥物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有輕度惡心、嘔吐、腹瀉、肌痛、肌肉痛性痙攣及皮疹,這些不良事件均容易處理。所有研究中均報告有浮腫,最初可表現為眶周或下肢浮腫。但嚴重浮腫少見,并且經利尿劑、其它支持療法、或某些患者通過降低本品劑量后均可緩解。
多種不良事件如胸腔積液、腹水、肺水腫以及伴或不伴浮腫的體重快速增加均可統稱為“潴留”。
這些不良事件可通過暫時停用本品和/或使用利尿劑和/或適當的支持療法緩解。但少數事件是重度或威脅生命的,個別急變期患者因復雜的胸腔積液、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腎衰竭而死亡。
不良反應按發生率降序排列,采用下述規定:很常見(≥1/10);常見(≥1/100,<1/10);不常見(≥1/1000,<1/100);罕見(≥1/10,000,<1/1000);非常罕見(<1/10,000),包括個案報告。
以下不良反應為CML和GIST臨床研究中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