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東北、西北之后,進入11月上旬,華北的供暖季也開始了。宜人的室內溫度和清潔的室外空氣——當這兩個已矛盾數年的需求被要求在短期內同時滿足時,多項政策措辭如“煤改氣”、“電代煤”、清潔取暖、風/核電供暖等密集出臺,并轉化為以2017年冬季供暖期為沖刺線的各類工程項目。
上個月記者前往河北張家口、廊坊等地,調研清潔供暖改造現場,比較切實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如火如荼。各項能源清潔化的改造中,讓人有些疑惑的是風電供暖。
盡管風電供暖被涵蓋在清潔供暖之下,但細究政策出臺時間、對象和實際效用,會發現有趣的差異。
清潔供暖在2016年年底達到了政策關注上的至高點,標志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在那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問題,并指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對于改造方式,也提出“要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
這之后,清潔供暖的規劃、落實方案、試點、資金很快到位,北方重點區域的供暖能源清潔運動快速展開。事實上,清潔供暖政策針對的是霧霾,附帶著能源革命、農村生活方式改變的多重目標,所以改造的對象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廣大農村一直以來被忽視的散煤使用,另一類是已經實現了集中供熱、但燃料不夠清潔的鍋爐等。
反觀風電供暖,首先是政策啟動時間比清潔供暖更早,其次是初始目標完全不同。早在2011年,國家能源局就已經開始在吉林推動棄風電量的供暖試點,2013年發布了《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2015發布了《關于開展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兩則通知均明確指出,風電供暖的意義是“促進風電消納和解決大氣環境問題”。
所以,風電供暖的初衷是促進風電消納,可行性在于被棄掉的風電沒有收益,倒不如低價用于供暖。從風電消納的角度,這個邏輯成立,不過,隨之而來的幾個問題是:
首先,棄風電量真的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嗎?風電的間歇性導致其必須有相應的調峰電源或儲能措施作為配合,所以和燃氣、燃煤供暖不同,即便是用棄風電量供暖,除了需要考慮風電自身的成本,還需要考慮與其配套的系統成本,這個成本不一定低。
其次,風電供暖真的是消納風電的最優選擇嗎?電力需求不足,是一些地方棄風的癥結所在,但增加的電力需求是否有必要單獨分給風電,其實值得商榷。如果棄風電量用于供暖,是不是同理可以得出棄風電量也能用于電動汽車、以及各種新增的電量需求?
如果能夠確保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從整個電力系統的角度考量,是已經最大程度上消納了風電,又何須另行規劃棄風電量用于供暖?電力市場與電力網絡的優化與建設,才是解決棄風的關鍵,目前需要的是通盤考慮,而非強行將風電與供暖或是其他新增電量一一對應。如果仍是“電多了上項目,項目多了建電廠”的思路,當年西南地區水電與高耗能的循環關系就無法走出。
最后,棄風電量真的能與清潔供暖初衷一致嗎?清潔供暖的初衷是通過改變以往散煤燃燒的供暖方式,或者對小燃煤鍋爐進行升級改造,改善空氣質量,同時,這一轉變強調“可承受”的原則。這意味著,所謂清潔不是不計代價的,是在各種可接受的供暖改造方式中,選擇最經濟的,所以才會有“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提法。而棄風的地方是否真的“宜電”?這還是個問題。
退一萬步講,即便“宜電”,用戶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達到同樣供暖效果的同時花最少的電費。是選用電熱泵還是電加熱?加熱介質是選水、油還是其他?采用蓄熱還是直供?技術路線而非電力來源才是供暖方式選擇的關鍵。
或許所需要強調的不是風電供暖,而是各個系統考慮好自己的工作。當用戶側考慮好選擇什么樣的供暖技術可以最優地利用能源,當電力系統從電力安全、清潔、高效的角度考慮好如何規劃電力調度時,兩者自然會很好地結合。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風電裝機3.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4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突破8億千瓦,達到8.2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的30.9%。8.2億千瓦,約為36個三峽電站......
在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發展之路上,保險資金這一金融活水正在汩汩流動。戰略投資西北電網核心支撐公司青海黃河上游水電、國家電投“零碳智慧名片”北京電力公司、華電集團旗下唯一新能源發展整合平臺、中核集團旗下核......
山西靈丘縣,群山環抱。西北風呼嘯著掠過山尖,整個縣城冷得在風中打顫。去年入冬以來,靈丘縣室外氣溫多次突破零下10攝氏度。但在該縣五靈鎮易地扶貧搬遷戶王期兵的家中,暖氣熏得人暖洋洋的,室溫達到20攝氏度......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
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正式投產,使海陽成為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品牌亦同步發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在北京的投產儀式上表示,......
國家電投9日宣布,2021年—2022年供暖季即將到來之際,其“暖核一號”——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提前6天投運,供暖面積覆蓋海陽全城區,惠及20萬居民。此舉使海......
中國國家發改委19日發布消息稱,近期煤炭價格快速上漲,連創歷史新高,大幅推高下游行業生產成本,對電力供應和冬季供暖產生不利影響,社會各方面反映強烈。針對上述情況,為做好煤炭市場保供穩價工作,10月19......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全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我們有能力保障好能源供應。”10月13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今冬明春能源供應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我們也能夠統籌兼......
暴雪肆虐冷空氣“發威”煤炭供應趨緊隨著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供暖季,煤炭、天然氣冬季保供也進入了關鍵時期。疊加外部煤炭供應減少,供需偏緊格局下,國內煤炭廠商有望迎來機遇。據公開消息,北方多地經歷暴雪、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