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江蘇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要求新建建筑的采暖制冷系統、熱水供應系統和照明設備等,應優先采用太陽能、淺層地能、工業余熱、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圖為南京一位市民在市內一處太陽能利用示范小區觀看光伏板。
“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有望實現節約1.1億噸標準煤的目標,約占全社會節能總量的20%。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以下簡稱節約能源法)修訂前,“建筑節能”還是籠統的“一句話”。修訂后,“一句話”變成了“一節”,包含七條內容,對主要的建筑節能管理制度、重點要抓的工作任務以及政府主管部門、房地產開發商、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對建筑節能應負的法律責任予以規定。
兩年多來,新修訂的節約能源法在建筑節能領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我國建筑能耗仍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7.5%。關于建筑節能,還有很多問題要研究,很大潛力待挖掘。
技術:合理運用是關鍵
新技術用得越多,就一定越節能嗎?
“這種‘泡沫磚’質輕多孔,一拃厚的磚,保溫效果相當于兩拃半厚的普通磚,被稱為建筑上的‘羽絨服’。”11月8日上午,江西省景德鎮市宏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樣板房里,公司負責人介紹道。
眼前的“泡沫磚”學名“加氣混凝土砌塊”,青灰色,乍看上去和普通青磚沒什么區別。拿起來掂掂,輕得很,仿佛木頭一般。細看上去,“泡沫磚”上細細密密布滿了小孔。據介紹,這種磚的容量僅相當于黏土實心磚的1/3,多孔空心磚的1/2,普通混凝土的1/5,隔音、隔熱、防潮,能大大節約采暖和空調耗能。
“國家鼓勵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等節能建筑材料和節能設備,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2007年修訂后的節約能源法新增了這條規定。目前,我國墻體材料改革工作已在大多數大中城市取得良好效果。僅景德鎮市,新型墻體材料占城市建筑的比例就由最初的15%提高到現在的86%以上。
在建筑中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等節能建材和節能設備,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水平。但是,新技術用得越多,就一定越節能嗎?
中央在京部委辦公建筑中,“單位面積運行能耗”統計出來,結果讓人意外:能耗最高的,竟是一座2000年后建成,被外墻、外窗、遮陽、熱回收、變頻等多項先進節能技術“全副武裝”的建筑,單是其空調運行能耗,就約為其它同類建筑的兩倍。專家分析后開出了診單:新風量設計過大,運行參數不合理。
“節能的關鍵是恰當地選擇和協調建筑與設備系統的各個部分,哪個局部參數的過度與不足都不能產生最佳的節能效果。許多堆砌了諸多節能設備、被認為是‘節能’、‘低能耗’的建筑,實際運行能耗反而高于同功能的一般建筑。”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指出,把建筑節能的愿望轉為對各種高效節能設備的追求,就會很容易地引導到“全機械方式”。他通俗地解釋說:“直接利用自然采光,減少對人工照明的依賴;利用自然通風,盡可能少地使用機械通風……這種‘接近自然的方式’可以在低能耗下獲得較好的室內環境。反之,若盡可能隔絕建筑與外界自然環境的溝通,一切依靠機械手段,運行能耗就會高出幾倍。”
看來,好技術不能濫用,好鋼也要用在刀刃上。《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分析指出,“不能把建筑節能理解為簡單的堆砌各種高效節能技術與設備,更不能以高效節能技術與設備的條目多少來界定是否為節能建筑。”
體制:利益調節是出路
“用多少熱付多少費,節能率可以達到30%左右”
“根據目前按面積收費的供熱體制,住宅是否節能與居民的經濟利益沒有關系,節能的生活方式得不到鼓勵,綠色低碳住宅難以推廣。”全國人大財經委經濟法室主任李命志解釋說,我國集中供熱系統按面積收費,也就是不論保溫好壞、供熱量高低,只要室溫不低于16攝氏度,每平方米的建筑都要支付同樣的采暖費。
“如果供熱也像供電、供水那樣,使用多少熱付多少費用,根據國際經驗,節能率可以達到30%左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說。據了解,北方地區城鎮建筑面積約為全國城鎮建筑面積的1/10,但卻因集中供熱等消耗了所有城鎮建筑能耗的40%,若能在這40%中節約30%,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修訂后的節約能源法,“建筑節能”一節增加了關于供熱計量的條款:“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
2006年,我國開始推行強制性的計量表安裝。四年以來,供熱計量收費面積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發展,去年更是增長了3倍。2009年,北方地區住宅供熱計量裝表面積達36000萬平方米,供熱計量收費面積15000萬平方米。僅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就可以形成每年節約75萬噸標準煤的能力,減排200萬噸的二氧化碳,節能減排潛力非常巨大。仇保興說:“從天津、唐山、承德這三個試點城市的情況來看,居民通過主動節能,每個供熱季度返還可以達到400元以上,如果再加上節能改造,就可以達到800—1000元,對普通老百姓來講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但是,目前的供熱體制不歡迎“熱改”。據業內專家分析,按面積收費改為按熱收費后,供熱企業存在經營性風險,“一方面是耗熱量降低、收益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產生了計量表等成本。”長春某電力公司是按熱計量收費的試行者,當按面積收費時,公司每年固定收益2047.5萬元,改為按熱收費后,僅收入1166.6萬元,減少了43%。
仇保興認為,在供熱計量方面,政府要加大激勵力度,如凡是推行供熱計量改革,而且供熱計量面積達到總建筑面積30%以上的城市才有資格申請國家級城市類的有關獎項或榮譽稱號,才能享受中央財政的補貼。除此之外,他建議,中央財政補給節能改造的補助主要用于供熱計量改造。
“供熱計量改革一是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二是可以大大減少采暖季北方城市的灰塵和污染空氣的排放,三是老百姓可以通過節能實現增收。這樣,城市清潔、國家減排、老百姓增收,‘一石三鳥’。”仇保興說。
觀念:節能意識是根本
白天開會拉著窗簾,開著電燈,這種習慣必須改變
11月4日下午,記者走進江西省南昌市的“紫金城”樓盤。這里處處洋溢著歐式風情,總建筑面積近110萬平方米,號稱“城中之城”。曾獲節能環保金獎的“紫金城”,采用了墻體保溫系統、斷橋隔熱鋁合金門窗系統、太陽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等節能設備,打出“全國住宅節能典范”的旗號。
“硬件”過硬,就一定節能嗎?參觀中,江億院士留意到,樓盤內的商業街上,沿街店鋪門戶大開。“沿街商鋪門臉開著口子,里面大開空調,能耗高極了!”江億說。不僅如此,大白天里,住宅樓玄關處水晶燈璨然生輝,而且都是高耗能的白熾燈泡。“水晶只有配白熾燈,效果才好!”一位“懂行的”人解釋道。
“建筑節能,最關鍵的還是人們的節能意識,不然即使技術再先進、設備再精良,都不能從根本上起到節能的效果。”李命志建議,應該多宣傳碳排放理念,除了金錢利益,還給人們以道義上的約束。
“現在的會議室都封閉起來,白天開會時拉著厚厚的窗簾,里面電燈大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李命志說。節約能源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履行節能義務,有權檢舉浪費能源的行為。”但近年來大量出現的別墅等高檔豪華住宅,引領著一種所謂“時尚”、“與國際接軌”的生活模式,大量使用中央空調、烘干機等,戶均用電幾倍甚至十幾倍于普通住宅。高能耗住宅及其擁有人群在城市社會人口中的比例呈增長趨勢,也成為導致我國城鎮住宅能耗增長的重要因素。
不僅是住宅,眼下,“罩個玻璃罩子、套著鋼鐵膀子、空著建筑身子”,片面追求的新、奇、異的大型建筑屢見不鮮。“大型公共建筑比普通住宅運行能耗高5—10倍,甚至10—20倍,已成為‘能源殺手’,主要原因是追求華麗的外表并大量使用中央空調”,仇保興說。通過對上海9幢商業樓進行全年能耗調查,測量結果表明,這9幢商用樓的全年一次耗能量超過日本相應商業建筑的節能標準近43.3%。
某干部培訓學院的主樓,由來自溫暖地區的國外建筑師設計,遠看上去像個大“玻璃柱子”,冬天不保溫,人在室內冷得發抖;夏天陽光照射,教師和學員們熱得汗流浹背。這個“玻璃柱子”,每年僅電費就高達1600萬元,比一般建筑高2—3倍。
“對于公共建筑,要反對盲目追大求新,反對盲目與國外接軌和‘三十年不落后’,更反對以零能耗和減排為幌子,蓋出大量實則高能耗、高標準、高投資的大型公共建筑。”一位專家指出。
法規鏈接
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建筑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筑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建筑節能規劃。建筑節能規劃應當包括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
第三十五條
建筑工程的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當遵守建筑節能標準。
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建筑工程,建設主管部門不得批準開工建設;已經開工建設的,應當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經建成的,不得銷售或者使用。
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在建建筑工程執行建筑節能標準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六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房屋時,應當向購買人明示所售房屋的節能措施、保溫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買賣合同、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中載明,并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第三十七條
使用空調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應當實行室內溫度控制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十八條
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城市節約用電管理,嚴格控制公用設施和大型建筑物裝飾性景觀照明的能耗。
第四十條
國家鼓勵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等節能建筑材料和節能設備,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建筑節能的預期性目標占全市節能量目標的41%。為了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確保完成節能目標,北京市針對2001年出臺的《北京市建筑節能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
建設部綜合勘探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節能研究院院長崔俊奎日前在京交會“2013中國國際節能服務洽談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已超過工業能耗,住建部今年將從......
本市初步確定8個重大專項,作為今后五年北京技術創新的重點任務,緩解北京的“城市病”。磁懸浮軌道交通、建筑節能、垃圾處理、大氣污染三維立體監測體系等均在其中。昨天上午,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次會議,......
隨著天氣的變暖,全國各地的建筑節能市場也在不斷升溫。在國家不斷加大建筑節能戰略部署的大框架下,各地紛紛出臺了更為嚴格的建筑節能標準。專家表示,隨著建筑節能政策的廣泛落實,建筑節能材料的應用也呈現出了多......
經過整治擴容,光明金融大廈成為上海外灘的新地標。以前,這座大廈創造的稅收高,但能耗也高。大廈于1993年建成,如今很多設備都已落伍,特別是中央空調系統依舊采用燃油蒸汽鍋爐,“老馬拉快車”,經濟性越來越......
東莞市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的規模為每年1000萬元,從今年起到2015年,3年共30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示范及建筑能耗監測應用等工作。昨日,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近日在解讀《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時說,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實施城鎮新建建筑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并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綠色建筑任務。......
新型城鎮化為我國建筑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近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筑節能減排產業聯盟共同召開的“2012科技創新綠色人居會議”上,專家指出,新型城鎮化應是綠色、低碳的城鎮化,這就為我國綠色建筑產......
我國能源資源相對短缺,長期能源供應面臨嚴峻挑戰,如何解決能源資源問題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建筑能耗越來越高,已經成為繼工業、交通之后第三大高耗能領域。在建筑領域實施節能降......
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ICCA)11月26日表示,將在11月26日-12月7日于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大會(COP18)上,向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