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7-04 08:47 原文鏈接: 倪光南院士:國家信息安全不應受制于人


    倪光南

      目前,棱鏡事件仍在持續升溫。對于該事件曝出的美國入侵我國網絡系統,攻擊我國內地及香港網絡中樞等數百個目標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在技術上,棱鏡等監控計劃很容易施加到中國網絡系統上,面對網絡攻擊,我國的網絡空間仍缺乏防護能力。

      “我國網絡系統大多依托美國公司的技術、裝備和服務,它們對于監控者來說幾乎是透明的。更不用說有的本來就具有‘后門’,在這種情況下,外加的安全防護措施無濟于事,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倪光南說。

      我國網絡和信息系統大量使用外國信息技術產品。例如,思科的設備在我國網絡中,尤其是在網絡核心節點中占據很大的比重,微軟的操作系統在PC領域壟斷了市場,IBM的主機主宰了銀行信息系統,甲骨文的數據庫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我國信息化發展過程一直受到美國的牽制,關鍵行業如電力、銀行等核心信息系統有90%以上使用國外產品。以數據庫為例,多年來,國內數據庫市場超過90%的市場份額被甲骨文等國際巨頭占領。

      信息安全的自主創新和貫徹國家意志已經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如何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穩定的先決條件。

      縱觀整個信息化行業,我國在終端、網絡、軟件、服務器、集成電路芯片等IT基礎設施建設上大都采用了國外技術、國外品牌,而自主技術、自主品牌多少有些遭遇習慣性“冷遇”。

      “過去有關部門從未意識到,要對這些信息技術產品進行審查,要制訂替換它們的計劃。這次棱鏡事件才使人們有了危機感。”倪光南說,“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希望有關部門以此為契機,真正制訂和實施一個在網絡和信息系統中逐步替換進口信息技術產品的計劃。”

      倪光南建議,面對日益增多的安全威脅,我國亟須完善自主可控的國家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緊跟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強化基礎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的等級化保護和監督管理,落實等級保護相關措施。同時,鼓勵和扶持民族核心技術及產品創新,運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保障國家基礎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實現真正的自主可控,不再受制于人,把中國的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技術產品大多已達到實用水平,盡管其中某些指標,特別是在成熟度方面還有一些差距,但其安全性要大大好于進口產品。而且,成熟度只有通過大量應用才能迅速提高。在多數情況下,不愿用國貨,不是產品本身的問題,而是崇洋媚外、缺乏創新自信的問題。”倪光南說。

      從保護國家信息安全的角度出發,信息產品、設備的采購應當盡量采購國產產品、設備,以達到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要求。

      事實上,這也是國際通行的慣例。由于信息產品的安全性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美國等發達國家很早就制定了完善的信息安全產品策略,比如《保護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總統令,歐洲的《確保歐盟高水平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相關措施》等。我國的華為、中興等企業就因此被美國拒之門外。

      “我國也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的合法途徑,加強對優質可靠的國產產品的采購,提高對國家信息安全的保護。”倪光南說,“希望棱鏡事件的教訓能夠促使中國各界大大提高對網絡空間安全的認識,并落實到以國產網絡信息產品替代進口產品、消除安全隱患的具體措施上。政府應當帶頭實施,就像買公車那樣,帶頭使用國產軟硬件。企業和科技界有責任保障我國網絡空間的安全,這也是在信息領域趕上和超過發達國家的機遇。”

    相關文章

    憂慮!密碼每天都用,卻無法完全信任它

    密碼是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但大多數人可能對其知之甚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都由“商用密碼”來守護。換句話說,普通人、法人和一般組織使用的密碼都是商用密碼。個人使用的手......

    倪光南:雄安應做好數字經濟發展排頭兵

    在16日舉行的2022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數字雄安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雄安新區應做好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為中國、為世界的數字經濟發展打造高質量的樣板工程。對于雄安新......

    標準可為信息技術安全提供解決方案

    我的產品什么時候能夠得到市場準入許可證?什么時候我才能證明足夠的信息技術安全性?為了充分且可持續地保證公司的信息技術安全,我該怎么辦?信息技術供應商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德國標準化協會(DIN)以及13......

    中宣部等發布2018“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跡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搶占先機、迎難而上,肩負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歷史重任,近日,中央宣傳部、科技部、中國科協在北京向全社會......

    追蹤電子證據!揭秘一個神秘實驗室背后的故事

    重慶市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工程實驗室副主任陳龍重慶郵電大學教授陳龍提醒市民,不重視數據安全,分分鐘可能遇上麻煩重慶郵電大學是市內高校第一個開設“信息安全”本科專業的大學,去年又獲批成為重慶市首個網絡空間......

    對話倪光南院士:“北斗”都能突破何況芯片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本周,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助手的梁寧發表文章《一段關于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的往事》,回憶了當年和倪光南等人一起研發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歷史,在朋友圈刷屏。就在此前,中興遭到美......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核心技術不能受制于人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域的一個特點,是核心技術和基礎設施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信息產品和服務都基于信息,而信息可以零成本無限復制,從而使信息產品和服務具有極強的自然壟斷性。同時,也是網絡安全和信息化......

    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開放和利用難在哪兒

    對于健康醫療數據,目前無論是主管部門還是衛生計生機構,大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保障信息系統及系統內信息的安全,目標是使信息或信息系統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披露、破壞、修改、銷毀等,也就是保障信息安全中......

    倪光南、周興銘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

    1月30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長就職典禮暨2015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責任?創新?奉獻”,會上頒發了2015年度CCF終身成就獎、CCF青年科學家獎、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國家信息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式成立

    5月11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聯合發文批準國家信息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正式成立。此前該中心已通過國家認監委的“三合一”評審和授權,并經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合格。國家信息安全產品質......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