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新畸形中最常見的一種,由于胎兒的心臟在母體內發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頓所造成。病孩出生后即可發現有心血管病變,為兒科的常見病。但部分本病患兒又可自己或經治療存活到成年,因此在成人心血管病中也占一定的比例。根據患者是否有發紺,可將本病粗分為無發紺和發紺兩大類,通過血流力學檢查,用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相結合的方法,可將本病分為:①無分流;②左至右分流(左、右兩側血液循環途徑之間有異常的溝通,動脈血從左側心腔的不同部位流入靜脈血中,如發生顯著肺動脈高壓,則分流亦可轉變為右至左);③右至左分流(左、右兩側血液循環途徑之間的異常溝通,使靜脈血從右側心腔的不同部位分流入動脈血中)三大類。但一個患者同時用兩類或兩類以上的復合畸形者并不罕見。 我國常見的先天應心血管病依次為:心房間隔缺損(21.4%)、動脈導管未閉(21.2%)、心室間隔缺損(15.5%)、單純肺動脈口狹窄(13.1%)、法洛四聯癥(13.1%)、艾森門格綜合征(2.8%)、重動脈縮窄(1.4%)、主動脈竇動脈瘤破入右心(1.4%)、單純肺動脈擴張(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