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21 17:36 原文鏈接: 【光明日報】我國數學界三大獎在武漢揭曉

     2月19日,中國數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在武漢開幕。中國數學界三大獎評選結果揭曉。徐宗本獲第十六屆中國數學會華羅庚數學獎。陳兵龍、劉若川獲第十九屆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杜凱、王志強、朱超娜、朱錦天獲第十六屆中國數學會鐘家慶數學獎。

      本次會議由中國數學會主辦,武漢理工大學承辦,武漢科技大學協辦,是中國數學界一年一次的頂級學術盛會。中國數學會十三屆理事會理事、特邀嘉賓、中科院院士、各高校與科研單位專家學者、編輯出版單位代表等1080余人出席大會。

      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介紹了2022年中國數學會的主要工作。在榮譽獎項方面,評選了華羅庚數學獎獲獎者、陳省身數學獎獲獎者、鐘家慶數學獎獲獎者。在學術交流方面,以發展資金的形式支持并資助了國內各地舉辦數學學術年會,特別是中西部偏遠地區的數學學術活動。在競賽方面,中國數學會2022年也取得了新的成績,同時在科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22年,中國數學會注冊會員人數由15000人增加至19000人,其影響力和吸引力有了顯著提升。

      湖北省科協黨組書記、科協副主席周德文表示,中國數學會在時隔20年之后,再次在湖北武漢召開學術年會,充分展現了其對湖北省數學學科的關心、支持與厚愛。此次盛會,將為我國數學學科的發展繪就新的藍圖,對湖北省打造硬核科技創新平臺、塑造未來產業先發優勢產生積極作用。

      武漢理工大學校長楊宗凱說,數學是人類探索認識邊界過程中最基礎的學科,只有強有力的基礎研究才能引領應用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年一度的中國數學會年會是中國數學界的學術盛會,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以及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提供了重要交流平臺。近年來,武漢理工大學數學學科發展成效顯著,2019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建設點,2021年獲批數學一級博士點。承辦本次年會,必將推動學校數學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表示,中國數學會作為中國科協最重要的學術組織之一,在學科建設、國際交流、學術交流以及學會自身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數學會在國際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2022年國際數學大會中,中國數學家所作的報告體現了中國數學在國際上的地位穩步提升。中國數學工作者應進一步發揚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在國際學術交流中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從數學大國邁向數學強國,離不開千千萬萬數學工作者的努力。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江松說,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數學發展,實施了數學與應用數學相結合。數學工作者正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我們應該抓住時機,不斷創新,為建設數學強國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同時要加強國際上的合作和交流,鞏固中國數學發展在國際中的地位。

      “一輩子總不能只是為了寫文章,我希望數學的成果和研究,能夠直接服務于我的國家,服務于我的父老鄉親。20年來,我致力于把研究成果從書架擺上貨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宗本說,做數學技術研究能更加直接地彰顯數學的價值。我過去做了一些工作,但仍覺得不夠,離大家期望太遠,離國家需求就更遠。我將以這次獲得華羅庚數學獎為起點,帶領團隊做更多的工作,解決國家更多的實際問題。

      本次年會有4個大會邀請報告,10個主題100多組的分組報告。會議還邀請了中科院院士田剛、袁亞湘、湯濤、張平、席南華,在武漢地區大中院校作科普報告。此外,大會還舉辦了數學與材料科學國際前沿交叉論壇、數學文化與傳播論壇、中學生創新人才培養論壇等專業論壇、數學專業領域衛星會議。


    相關文章

    又一頂尖學者回國,全職加盟南開大學!

    10月28日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整體微分幾何之父”、南開數學研究所創建人陳省身先生誕辰113周年紀念日。今天,國際著名數學家麻小南正式受聘為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他將于今年11月在陳省身數學研......

    【邀請】第七屆中國武漢光谷生物學術年會暨生物制藥質量分析技術論壇

    2024年12月12-13日“第七屆中國武漢光谷生物學術年會暨生物制藥質量分析技術論壇”聚焦新型疫苗質量工藝開發,蛋白/納米抗體ADC質量與工藝,核酸藥物領域的最新動態、生產工藝變革等內容,實現深度交......

    從18分到數學巨匠他的人生隨處都是起跑線

    對于一些人來說,數學課可能是學習生涯中最痛苦的回憶之一。可是為什么一定要學習數學?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大潛這樣說:“數學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武器,作為各門科學的重要基礎,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在很多領域中......

    懸而未決三十載,上科大數學所教授破解兩項世界難題

    上海科技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岳海天教授與合作者最近的兩項研究成果分別發表于《數學年鑒》(AnnalsofMathematics)和《數學新進展》(InventionesMathematicae),相繼徹......

    總投資78億元,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即將投用

    據武漢發布8月31日消息,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即將投用,正在進行開學前籌備工作。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效果圖)華科大軍山校區由武漢經開區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由武漢軍山新城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

    武漢市屬高校4大新校區加快建設

    8月6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武漢市支持市屬高校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市屬高校提高辦學層次,推動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和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建設本科層次職業學校......

    誰是最會做題大模型?“高考評測”來了

    2024年全國高考的“硝煙”剛剛散去不久,“大模型考生”就被抓回來重新“做題”了。市面上涌現出的大模型產品讓人眼花繚亂,圍繞“大模型技術哪家強”的討論不絕于耳,各色名目的大模型評測應運而生。作為國內最......

    中國科大教授陳發來獲國際幾何設計領域最高獎

    2024年6月13日,在德國萊布尼茨信息科學中心召開的國際幾何建模會議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發來被授予JohnA.GregoryMemorialAward,以表彰他對幾何建模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征服”數學,AI是否有能力“回答世界”

    最近,專門為人工智能(AI)設立的AI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即將進入尾聲,其結果將隨今年7月于英國巴斯舉行的65屆IMO大會同步揭曉。這項賽事的目的是推動發展大語言模型的數學推理能力,訓練出更......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數學與統計科學研究院揭牌

    6月8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數學與統計科學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平院士、學校黨委書記王勇共同為研究院揭牌,校長助理于連棟主持儀式,理學院師生代表參加揭牌儀式。為滿足......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