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5-11 09:57 原文鏈接: 免疫方向研究思路

    在“蛋白組學在臨床科研中的應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分享了眼科、內分泌、心血管、神經等方面的研究思路。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并且離不開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一個學科——免疫方向的科研套路,哦不,是思路。

    話不多說,滿滿干貨!

     

    第一篇,      強直性脊椎炎

    雜志:Cts-Clin Transl Sci

    時間:2015

    IF: 1.052

    摘要:這篇文章使用正常對照(9例)和患者(12例)的外周血單核細胞,利用iTRAQ技術做兩組之間的差異蛋白比較分析。一共得到1232個蛋白,其中183個表達有差異。后續作者挑選CTSG, DFEA3,PTPRC和 PRDX1做Elisa驗證。與對照組相比,CTSG,DEFA3和PTPRC的表達量都有顯著升高,而PRDX1的表達量明顯下降。文章的這些發現可能為研究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機制提供新的思路。

    思路:iTRAQ+Elisa

     

    第二篇,      類風濕性關節炎

    雜志:PLOS One

    時間:2016

    IF: 3.057

    摘要:本文使用用藥有反應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R組4例)與用藥沒反應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NR組4例)的血清樣本。通過iTRAQ實驗,共找到264個蛋白,其中有差異表達的只有9個。其中四個蛋白由于沒有商業化抗體沒有進行Elisa實驗,其余五個均用Elisa試劑盒進行了驗證。結果顯示HPX在R/NR之間有顯著的差異。血清中的蛋白可以作為用藥指導的Biomarker。

    思路:iTRAQ+Elisa

     

    第三篇,      持續性過敏性鼻炎

    雜志:Clin Exp Allergy

    時間:2016

    IF: 5.587

    摘要: 本文使用45例持續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血清樣本作為實驗組,20例正常人的血清樣本作為對照。去除14種高峰度蛋白之后,作者使用iTRAQ技術尋找兩組之間的差異表達蛋白。一共找到133種。通過Metacore數據庫生信分析之后,轉錄因子ESR1,STAT1和STAT3被認為是非常關鍵的,其中STAT3可能與A2M的表達有關系。接著作者在血清中通過Elisa的方法驗證了A2M的表達量,同時在鼻粘膜樣本中,通過免疫組學得到A2M,ESR1,STAT1和STAT3的表達情況。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作者找到10條與過敏性鼻炎相關的通路,其中BC通路是最顯著被調節的。通路中的A2M在患者中表達量很高。干預STAT3-A2M通路可作為今后過敏性鼻炎免疫反應中功能研究的方向。

    思路:iTRAQ+生信分析+ELISA驗證差異蛋白+免疫熒光/HE染色驗證

     

    第四篇,      銀屑病

    雜志:Immunity

    時間:2013

    IF: 24.082

    摘要: 這篇文章樣本來自患者的皮損處及非皮損處表皮,各19例。通過iTRAQ分組比較后,得出1217個蛋白,其中有表達量差異的有214個。其中以S100A8-A9上調最為顯著,其次為C3。隨后作者通過構建基因敲除鼠發現,S100A9基因敲除后,小鼠的銀屑病程度減輕。同時,在體內干擾C3的表達量也能減輕病樣表現。作者據此推測S100A9作為一個染色質成分,可能通過結合C3起始位點的上游區域來調節C3的表達。因此,S100A8-A9有望成為銀屑病潛在的治療靶點。[

    思路:iTRAQ+生信分析+小鼠iTraq+免疫組化+免疫熒光+WB驗證

     

    上述可見,相對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以其新穎、性價比高、低門檻得到越來越多關注,來吉凱挑選適合您的蛋白質組學方案吧!

     

    文末彩蛋,給認真看文的你!

     

    各類蛋白質組學的應用:


    相關文章

    科學家發現腫瘤免疫治療耐藥新機制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劉杰、研究員駱菲菲團隊,揭示了STING激動劑誘導單核細胞內源性PD-L1介導免疫抑制的全新機制,并提出通過STING信號重編程提升治療療效的新策略。3月10日,相關研究發表于......

    越撓越爽?揭秘抓癢的免疫益處

    為什么被蚊子叮咬后,撓癢癢能帶來片刻的愉悅?通過小鼠實驗,科學家們發現:撓癢癢能激活一種免疫反應,有助于保護皮膚免受有害感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撓癢癢很滿足。近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科學》。“......

    慢阻肺早期疾病演進相關機制和靶標發現2024年度進展

    2024年12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慢阻肺早期疾病演進相關機制和靶標發現”2024年度進展交流會在杭州召開。會議由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浙江大學醫學......

    解讀關于國家免疫規劃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調整相關工作的通知

    一、出臺背景近年來,全球和我國百日咳疫情回升,我國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發病風險有所升高。根據我國百日咳等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進一步加強對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的免疫保護,國家疾控局、教育部、工業和......

    研究發現NLR蛋白免疫信號新通路

    水稻是重要的主食來源。真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嚴重病害。有研究發現,抗病受體NLR類蛋白在植物免疫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在分子抗病育種中得到廣泛使用。而NLRs介導的......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細菌免疫新機制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中關村通州園荻碩貝肯免疫與代謝特檢平臺正式啟動

    9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醫產協同示范項目荻碩貝肯免疫與代謝特檢平臺啟動儀式在中關村通州園一方健康谷舉行。該平臺將進一步豐富漷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及副中心免疫醫學科學研究及服務能力,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醫......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者揭開基因調控之謎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諾獎風向標”指向DNA與免疫關系研究

    9月19日,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生物醫學領域重要獎項——拉斯克獎揭曉。華人科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教授兼炎癥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堅因發現“感知外來和自身DNA的酶cGAS,解開DN......

    新發現|免疫治療應答潛在因素

    西班牙巴塞羅那科技學院NuriaLopez-Bigas和AbelGonzalez-Perez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進展。他們研究提出了免疫治療應答的五個潛在因素。相關研究成果2024年9月12日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