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免疫電泳法是指利用凝膠電泳與雙向免疫擴散兩種技術結合的實驗方法。在電場作用下標本中各組分因電泳遷移率不同而分成區帶,然后沿電泳平行方向將凝膠挖一溝槽,將抗體加入溝槽內,使抗原與抗體相互擴散而形成沉淀線。根據沉淀線的數量、位置及形狀,以分析標本中所含組分的性質,本實驗常用于抗原分析及免疫性疾病的診斷。
【材料】
1%離子瓊脂(pH8.6巴比妥緩沖液加入等量蒸餾水,再加入1%瓊脂,溶解后用脫脂棉過濾,分裝試管,實驗前加熱溶解置56~60℃水浴箱中平衡溫度備用)。
免疫電泳用玻片
待檢血清
人IgG(1mg/ml)
抗人全血清抗體
微量加樣器及塑料吸頭
尖吸管及橡皮吸頭
打孔器、解剖刀、尺、打孔模板、濕盒等。
電泳儀:將pH8.6巴比妥緩沖液注入電泳槽內(注意正負極各槽內所加入的量應在同一水平),并將濾紙裁成適當長度和寬度以備搭橋使用。
附:pH8.6巴比妥緩沖液配制方法
巴比妥鈉(Barbital Sodium)10.3g
巴比妥酸(Barbituric Acid)1.84g
蒸餾水1000ml
1.稱量巴比妥酸置一三角燒瓶中加蒸餾水200ml于煮鍋內加熱溶解。
2.稱量巴比妥鈉置另一容器中加蒸餾水700ml,搖動溶解。
3.將已融化的巴比妥酸溶液與巴比妥鈉溶液混合,用蒸餾水補足1000ml。
4.混勻后,用精密pH試紙測定pH值,備用。
一、實驗方法:
1.取已溶化的1%離子瓊脂傾注于玻片上制成瓊脂板。
2.冷卻凝固后,按照模板于挖槽線上下兩側各打孔一個,并分別用微量加樣器加入待檢血清及人IgG各15μl。
3.置電泳槽內,注意電泳標本應放負極“―”一側。并將已浸透緩沖液的濾紙一端覆蓋于瓊脂板兩側各約0.5mm,另一端浸于電泳液中。
4.接通電源。電壓、電流及時間應視儀器性能而定。一般電勢梯度6V/cm,電流每板20mA,泳動時間1~2小時。
5.電泳完畢,關閉電源,取出瓊脂板。按模板位置用解剖刀挖橫槽,用特制尖吸管加入抗人全血清抗體。
6.置濕盒中,于37℃溫箱中擴散24小時。
【結果】
根據沉淀弧的位置及形狀,參照免疫球蛋白遷移范圍示意圖,識別主要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