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無錫市的水環境動態擴散溯源預警監測項目被列為重點試點。為滿足區域發展需求,并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生態環境廳、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無錫市生態環境監測監控中心聯合新吳分中心共同建設了江蘇省首個區縣級自動化水質監測實驗室。該實驗室已于2023年6月投入運營,11月完成驗收。
該智慧水質監測實驗室總投資達到994.5萬元,每日滿負荷可監測300個地表水常規五參數水樣,覆蓋地表水表1中的24項(除PH、溶解氧以外所有項目)。這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實驗室一天滿負荷手工分析的工作量。實驗室的建成標志著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在水質分析領域實現了現代化、智能化和數字化。
通過引入智能管控平臺和終端,實驗室建立了從采樣到管理的全過程無紙化監測模式。相比傳統方法,這種新模式減少了人為誤差,并具有高效感知、數據集成、關聯分析、智能應用和測管一體化等特點。
實驗室不僅能夠實現水質多參數的全自動化、批量化和無人值守監測,而且每日滿負荷可分析300個樣品,并在次日出具所有結果(五日生化需氧量除外)。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數據時效性。此外,實驗室還配備了自動化質控措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值得一提的是,該實驗室在2023年12月11日通過了實驗室資質認定的首次評審,成為國內首個獲得此資質的智慧水質監測實驗室。在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牽頭的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技術指導委員會組織的評審會上,無錫市新吳區的智慧水質監測實驗室成功入選為優秀案例。
未來,無錫市智慧監測創新試點應用項目組將繼續在智慧水質實驗室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完善,并致力于成果轉化和推廣,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中新網香港6月11日電(記者戴小橦)記者11日從香港理工大學(港理大)知悉,該校體育科技研究院與香港拔萃女書院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建“香港理工大學—拔萃女書院人工智能游泳科技實驗室”,研發生物力學訓......
暗物質困擾了物理學家20多年。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LNGS)的DAMA/LIBRA實驗一直在記錄其探測器中每年的閃光波動,這似乎是暗物質的跡象。但沒有人能夠明確復制這些發現。但據《自然》報道,在......
中國工程院舉辦建院30周年紀念大會6月3日,中國工程院召開建院30周年紀念大會,發布了院士主導或參與的100項工程科技成果與中國工程院100項戰略咨詢研究成果,以此撫今追昔,踵事增華,不斷開創工程科技......
6月5日,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4年度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名單,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院長馮起等6人為生態環境部第六批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生態......
6月5日,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4年度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名單。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向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頒授聘書。6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分別為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分黨組書記、......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社會工作部,有關單位: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推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
2024年5月22日-2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在安徽合肥市舉辦了以“全球視野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為主題的全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