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日從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延慶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獲悉:8月,電站首次太陽能發電實驗獲得成功,至今已無故障運行3個多月,這標志著我國首座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順利建成。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西班牙之后,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集成大型太陽能熱發電站有關技術的國家。
延慶太陽能熱發電站是國家“十一五”863計劃重點項目的一部分。據介紹,按照當地的太陽輻射資源計算,當前延慶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的年發電量約為195萬千瓦時,相比傳統的火力電站,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663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336噸、二氧化硫17.5噸。
據了解,太陽能熱發電是指將太陽能轉換為熱能,通過熱功轉換過程發電。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一般包括集熱器、儲熱器和發電等部分。其特點是帶儲熱可連續發電、可與火力電站混合運行。
9月23日,歐盟將制定“能源系統數字化”計劃,并將于下周正式公布。該計劃將要求歐盟在2030年前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5650億歐元(約合5560億美元),以實現其綠色計劃,并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團隊以特色農產品(蜂花粉)為研究對象,基于多傳感技術,通過多參數在線監控和實時反饋系統,創制了一套真空管太陽能—電力聯合智能干燥裝備,可實現太陽能聯合干燥......
9月3日,由航空工業一飛院研制的“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在陜西榆林首飛成功。“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于17時50分起飛,空中飛行26分鐘,于18時16分平穩著陸,順利完成首飛任務,飛機狀態......
8月8日至14日,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DC)決賽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行。來自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10個國家29所建筑名校組成的15支聯隊同場競技。天津大學聯隊(TeamTi......
從太陽輻射中獲取能量,并將其轉化為熱能加以利用,是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加快向可持續低碳世界過渡的前瞻性策略。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作為光熱轉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在太陽能光譜波段(0.3-2.5......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未來頗具應用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中科院半導體所科研團隊通過引入少量氯化銣,同時實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光電轉換效率和高穩定性,研制出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達到目前公開發表的世界最高......
研究表明,串聯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和硅基電池結合在一起)有望比傳統的硅單結電池更好地捕獲陽光、并將其轉化為電能,而且預計成本會更低。然而,當陽光照射到鈣鈦礦子電池時,產生的電子對和帶正電的空穴往往會在鈣......
作者:本報記者崔興毅《光明日報》(2022年07月26日01版)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根本離不開電,出差時沒有移動電源,手機都不敢撒開了用。電能豐富的地面尚且如此,身在太空的“出差三人組”,是如何實現充電......
瑞士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使用水、二氧化碳(CO2)和陽光來生產航空燃料的生產系統,該系統已在野外現場條件下實施。20日發表在《焦耳》雜志上的相關論文稱,這一新設計或將幫助航空業實現碳中和。論文通訊作者、......
據世界經濟論壇網近日報道,英國政府正考慮投資160億英鎊,建設空間太陽能電站。空間太陽能電站是英國政府“凈零創新組合”項目將投資的技術之一,被視為可助英國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潛在措施之一。美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