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7-11 00:00 原文鏈接: 全新一代測序技術:沒有光的測序

      至今,新一代測序技術已經遍布全球上百個基因組測序中心

      ――明斯特大學Dag Harmsen

      在去年召開的美國微生物學會上,來自明斯特大學的醫學微生物學家Dag Harmsen開始聽到了有關德國大腸桿菌疫情爆發的傳言,這場疫情首先在德國北部地區爆發,感染了至少4000人,奪去了超過50人的生命(德國范圍內),在德國以外的歐洲地區也發現了76名患者。

      Harmsen教授在這場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通過將引發此次疫情的O104:H4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與2001年采集自一名溶血性尿毒癥(HUS)體內的O104:H4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進行基因對比后,發現,兩種菌株并非同源,引起此次德國EHEC暴發的O104:H4菌株來自一種腸聚集性大腸桿菌EAEC O104:H4 55989菌株的變異,其中還摻雜了一種目前未知的由志賀毒素產生的O104:H4菌株。

      在這一場“戰役”中,Harmsen教授主要采用的就是新一代測序技術,他說,“至今,新一代測序技術已經遍布全球上百個基因組測序中心”。并且隨著更多更新技術的發展,未來新一代測序技術將發展出下下一代創新技術,為基礎科學與臨床治療提供越來越完善的幫助。近期The Scientist雜志就以“Sons of Next Gen”為題,介紹了目前值得關注的各種新技術。

      無需光的測序

      Ion Torrent PGM速度和合適價格標簽的關鍵在于,這種測序儀無需傳統二代測序技術苛刻復雜的光學要求。之前的一些測序儀,比如Illumina的HiSeq,需要熒光標記核苷酸進行DNA片段測序,這些系統利用DNA聚合酶構建新鏈,通過激光發生器激發熒光標記核苷酸,采用精密光學原理,檢測信號識別堿基。

      相比之下,Ion PGM優勢在于利用了DNA合成過程中,DNA聚合酶添加核苷酸時釋放的氫離子,因此能進行多達百萬,或者更多微孔的DNA擴增片段檢測,然后用四種核苷酸按先后順序覆蓋測序板――先是As,然后是Gs,Ts,最后是Cs。

      如果DNA模板序列上互補核苷酸組裝了上去,就說明序列正確,就會釋放出一個氫離子,通過一個pH感應器就能檢測到,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半導體感應器就能捕獲這種電壓變化,解析序列。每個核苷酸閱讀過程幾秒鐘就能完成,并且不會受到光學系統的干擾,因此這種測序儀更加便宜,也更有效,Life Technologies市場營銷和業務發展副總裁Maneesh Jain說。

      為了能讓成本降低,Life Technologies也在一些生產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加工廠制造芯片,“這就像是電子產品中的Xbox”,Jain說。

      據稱,Ion PGM測序儀由于其簡捷、擴展和快速的特性,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是多個應用的理想解決方案。目前可進行微生物和病毒Deovo測序、微生物和病毒重測序、擴增子測序、靶向測序、micro RNA和small RNA測序、甲基化測序、CNV檢測和定量、全基因組測序或者全外顯子組測序驗證、條形碼文庫、末端配對測序、線粒體測序、文庫質控、ChIP-Seq、 RNA-Seq、mate-paired 測序。

      今年一月,Ion Torrent系列產品又推出了一個更強大的產品:Ion Proton,這款Ion PGM的升級版的測序儀能在一天內完成人類基因組的測序,成本約為1000美元。

      不過Ion Torrent也存在局限性,這種儀器在處理重復序列長片段時,可能會出錯,來自Warp Drive Bio的Keith Robison說,他分析了幾種測序儀的數據,他認為由此Ion Torrent很難識別出癌癥基因組中的插入片段,或者刪除片段,這個儀器最好應用于速度和成本為關鍵因素的實驗。

    相關文章

    展會回顧丨AES艾易爾斯攜新技術亮相第71屆美國質譜年會

    ASMS丨第71屆美國質譜年會近日,全球質譜屆最重要的年會之一——第71屆美國質譜年會(71thASMSConferenceonMassSpectrometryandAlliedTopics)于202......

    測序儀巨頭推出AI算法,預測致病基因突變

    ChatGPT等大模型點燃人工智能新一輪熱潮之際,另一種累積數百萬年的天書般“語言”也在試圖用該技術獲得最新解碼。近日,全球基因測序儀龍頭因美納(Illumina)宣布推出全新的人工智能算法Prima......

    應用EADHRMS新技術開展環肽和PROTAC的代謝物鑒定

    報告時間2023年6月10日下午報告地點中國藥學會醫藥生物分析技術年會分會場5(深圳廳)項目背景液相色譜串聯高分辨質譜儀(LC-HRMS)是目前開展藥物代謝產物鑒定(MetID)最常用的分析儀器,LC......

    ACSNano:基于本征無序蛋白域的相分離合成細胞器

    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工具有潛力馴化微生物細胞工廠,這些工廠能夠有效生產大量化學品和材料,包括大宗和特種化學品、生物燃料、聚合物和藥物。所需產物的微生物生產可以通過在微生物底盤細胞中異源表達特定酶或整個......

    低溫下分解塑料的微生物發現

    據發表于最新一期《微生物學前沿》雜志的論文,瑞士聯邦森林、雪與景觀研究所(WSL)的科學家在阿爾卑斯山和北極發現了能在低溫下分解塑料的微生物。論文第一作者、WSL客座科學家喬爾·魯提稱,研究表明,從高......

    饑餓的細菌才搗亂

    根據亞當-羅森塔爾博士的研究結果,細菌群落中基因相同的細胞表現出不同的功能。這意味著該群體的某些成員表現出更多的被動行為,而其他成員則產生使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毒素。熒光顯微鏡圖像顯示,在一個基因相同的群......

    防治污染,讓微生物“吃掉”有害氣體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科學家“復活”石器時代分子,展現古代微生物多樣性

    古代基因組重建和生物技術的突破正在揭示舊石器時代微生物豐富的分子秘密。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中,德國萊布尼茨天然產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學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以及美國哈佛大學領......

    西班牙研究發現耐藥細菌潛伏在40%的超市肉類中

    西班牙研究發現,雞肉、火雞、牛肉和豬肉中存在"超級細菌"。在西班牙的一項研究中,40%的超市肉類樣品中發現了耐多種抗生素的大腸桿菌。抗生素耐藥性在全世界達到了危險的水平。據估計,全......

    開發出非標記液滴單細胞微生物生長表型篩選技術

    微生物生長表型篩選是工業育種、酶定向進化和合成生物學等領域面臨的限速步驟。精準的單細胞精度生長表型測量是突破上述瓶頸的關鍵。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開發了低成本、非標記的微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