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30 09:57 原文鏈接: 全新3D納米超導量子干涉器件問世

      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B類專項等國家重大項目的支持下,中科院超導電子學卓越創新中心在納米超導量子干涉器件(nanoSQUID)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中科院上海微系統研究所研究員、超導實驗室主任王鎮,副研究員陳壘等發明并研制了一種全新的3D nanoSQUID器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納米通訊》。

      NanoSQUID是基于SQUID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超導器件,它通過現代微納加工技術將SQUID的超導環縮小到納米級別,構成極端靈敏的微觀自旋探測器,理論上可以達到測量單電子自旋的靈敏度。此前的nanoSQUID器件由于普遍采用2D平面結構,很難形成理想約瑟夫森微橋結,從而存在臨界電流—磁通調制深度較低的問題,限制了器件的靈敏度。

      該研究團隊通過自主創新研究,利用中科院超導電子學卓越中心的一流超導器件工藝平臺,在國際上首次制備成功Nb基 3D nanoSQUID器件,獲得了較理想的約瑟夫森效應,磁通調制深度高達45.9%。同時,該器件在0.5 T的平行磁場環境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完全滿足X-band(~10 GHz)自旋磁共振條件,為Nb基 nanoSQUID在單電子自旋探測應用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獲得國際審稿人“解決了該領域二十多年的難題,有望實現nano-SQUID的革命性突破”的高度評價。

    相關文章

    硅基三量子位系統內糾錯首次演示

    科技日報北京8月25日電(記者劉霞)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撰文指出,他們首次在基于硅的三量子位量子計算系統內演示了糾錯,朝著大規模量子計算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實現實用型量子計算機......

    百度發布量子計算機:不是裸機,“開箱即用”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趙廣立把“量子計算機”與“產業化”聯系在一起?是的。成立4年多的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決定在時下熱門的量子計算的賽道上,做點不一樣的。8月25日,在“量見未來”量子開發者大會上,百......

    20點直播|羅會仟:超導的誕生

    直播時間:2022年8月24日(周三)20:00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http://t.cn/A6SxNeSq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直播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

    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技與產業應用研討會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07.shtm中新網廣州8月18日電(記者許青青)18日,由廣州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山大學和啟科量子......

    我科學家向高壓材料實際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27.shtm 本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袁于飛)近日,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曾橋石研究員......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2022年會士正式候選人是這四位

    根據《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會士評選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經過廣泛征集會士候選人提名、初審、評審委員會評定、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初步遴選出4名2022年度學會會士正式候選人。現將正式會士候選人名單公......

    我國團隊首次實現獨立量子存儲器間的遠距離糾纏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包小輝、張強等,將長壽命冷原子量子存儲技術與量子頻率轉換技術相結合,采用現場光纖在相距直線距離12.5公里的獨立量子存儲節點間建立糾纏。相關研究成果以......

    中國科大實現獨立量子存儲器間的遠距離糾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包小輝、張強等,將長壽命冷原子量子存儲技術與量子頻率轉換技術相結合,采用現場光纖在相距直線距離12.5公里的獨立量子存儲節點間建立糾纏。相關研究成果以編輯推薦的形式發......

    我國研究的單光子源有望為量子應用開辟新前景

    8月1日,《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教授李霖課題組的研究成果。該工作首次將里德堡單光子源的純度和全同度同時提升至99.9%以上,并......

    中科院實現硅基異質集成的片上量子點發光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硅光課題組研究員武愛民團隊/龔謙團隊與浙江大學副教授金毅課題組合作,在硅基襯底上研制出超小尺寸的包含InAs量子點的納米共振結構,基于準BIC原理實現了O波段......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