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10-14 17:39 原文鏈接: 全球塑料垃圾中潛藏的微生物風險亟須關注

      塑料污染是當前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塑料垃圾遍布全球,迄今為止,全球已產生超過70億噸塑料垃圾,每年新增塑料垃圾量近4億噸。

      為應對塑料污染,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陸續出臺了各種管控政策。但對于塑料污染的風險評估和管控有一個方面常被忽視,即塑料污染所帶來的微生物風險。塑料垃圾進入環境后會迅速被微生物附著,形成以塑料作為基質的獨特的微生態系統,學術上稱之為“塑料際”。研究發現塑料表面容易富集各種致病菌、耐藥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風險。

      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金靈團隊在《自然》上發表評論文章,介紹并強調了塑料垃圾中潛藏的微生物風險,提出全球應對方案,呼吁社會各界全面評估塑料污染風險,精準有效地制定最佳管控方案。

      塑料污染中的微生物風險

      塑料際是一個面積龐大并且在迅速擴張的微生物生境。多數微生物傾向于附著在固體表面生長,而且塑料際的有機微環境也可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其他營養元素,尤其是在海洋等營養元素匱乏的環境中。據估計,一平方厘米的海洋塑料碎片上可容納超過8萬個硅藻,1克塑料上的微生物量比1立方米海水中微生物量還可高一個數量級。

      塑料際中的微生物可能對生態系統中的元素循環產生影響,研究表明塑料際是溫室氣體排放的熱區。塑料際還是多種植物、動物和人類病原體的溫床。例如,通常在公海中較為少見的一些弧菌在北大西洋中部的塑料碎片中被廣泛檢出,這些弧菌可能會使得海洋生物(包括魚類、貝類和珊瑚)患病。微生物耐藥基因在塑料際中的豐度也通常比自然環境更高。病毒在塑料際中能夠存活更長時間并且具有更強的傳染性。有害藻類如擬菱形藻已被證明能在塑料際中滋生,這種藻類能夠產生強神經毒素多莫酸,導致貝類中毒。

      塑料碎片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生態系統和食物鏈。例如,小麥和生菜等作物可以直接吸收亞微米級的塑料顆粒,并將其從根部運輸到莖部。幾十微米以上的塑料顆粒已經在人體的各種組織中被發現,如頸動脈、肺組織、結腸組織以及糞便中。厘米級別的碎片也容易被魚類、海龜、鳥類和陸地食草動物攝入體內。富集了各種有害微生物和基因的塑料碎片進入生物體和食物鏈將對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產生威脅。

      塑料碎片及其攜帶的微生物可通過垃圾貿易以及在環境中通過河流、風等形式進行遠距離傳播,這可能會改變微生物物種的自然分布格局,促進病原體和抗生素耐藥性的傳播與蔓延,從而可能擾動生態系統穩態并對生物和人類健康造成風險。

      “各種有害微生物附著生長在塑料表面,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比塑料本身的影響還要深遠,在制定塑料污染管控方案時,不能忽視其所帶來的微生物風險。”論文通訊作者金靈說道。

      全球風險應對策略

      “未來研究需要量化塑料際微生物組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對其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和預測。”論文第一作者李長超提出,這需要研究人員建立跨學科合作,結合野外監測、實驗室模擬以及模型預測等手段進行綜合分析。統一采樣流程和實驗方法對于全球合作闡明塑料際中復雜的基因、物種和代謝模式至關重要。

      該文章還指出,未來需要確定塑料相關的致病菌、耐藥菌等有害微生物的全球分布情況,并量化塑料際微生物對生態系統中元素循環等生態過程的影響,例如溫室氣體的排放。此外,研究還應追蹤塑料垃圾攜帶微生物進行的跨生態系統、跨區域以及跨國家的傳播路徑及歸趨,例如揭示其從垃圾填埋場到河流和海洋,或從塑料廢物出口國到進口國的傳輸動態。

      “目前,塑料污染的風險評估主要關注塑料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如尺寸、形狀、聚合物類型和添加劑。現在必須將塑料污染的微生物風險納入其風險評估體系中。”論文第一作者李長超表示。

      對此,該論文提出四個風險評估的優先事項。一是識別風險熱點。農田、城市河流和沿海等區域是塑料垃圾的主要源與匯,與人類和食品安全密切相關,需要優先進行塑料污染整體風險評估;二是保護脆弱地區,水產養殖區、野生漁場、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珊瑚礁和濕地在維持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變化以及提供食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污染和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較弱;三是針對傳輸節點。對塑料進行跨系統、遠距離傳輸的關鍵節點,如河口、港口、污水處理廠以及從事遠程運輸的船只,也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風險評估。四是關注食物鏈,微塑料已經在從綠葉蔬菜到海鮮等食物中廣泛積累,直接威脅到人類健康。

      此外,該文章還從成立專項研究資助、建立專家委員會、調整管控策略、保護人群健康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金靈強調:“應對塑料污染的健康風險需要全球行動。聯合國塑料公約的談判和制定應將塑料污染的微生物風險考慮入內,促進具體行動的落實。”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4-03150-6


    相關文章

    重慶宇海精密制造出資510萬元成立重慶質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近日,重慶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10萬元成立重慶質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所屬行業為儀器儀表制造業。資料顯示,重慶質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0月30日,法定代表......

    天瑞儀器:控股股東收到股份轉讓協議爭議仲裁案撤案決定

    金融界10月28日消息,2024年6月,立多虛擬就天瑞儀器(300165)控股股東劉召貴先生與其于2023年5月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引起的爭議向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案號為“上國仲(2......

    喜報|銳意進取,勇于開拓,英盛生物核酸質譜平臺獲批!

    近日,英盛生物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檢測系統(MALDI-TOFMS)YSEXT7900MD獲批上市,是繼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平臺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檢測平臺之后,英盛生物推出的又一......

    2336萬元,杭州海關2024年海關實驗室儀器設備更新項目招標

    從中國政府采購網獲悉,近日,杭州海關技術中心就2024年海關實驗室儀器設備更新項目進行分批次招標采購,此次發布的招標公告共4個,預算總金額達到2336萬元。招標文件顯示,本批次采購的設備包括氣相色譜儀......

    2024年中國環境質譜大會:企業產品與應用亮點紛呈

    2024年10月26日-28日,2024年中國環境質譜大會在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盛大召開。匯聚了質譜技術領域的眾多領軍企業,它們攜帶著前沿的產品與應用,共同繪制了一幅環境科學發展的新藍圖。本次合集,我們......

    445萬,西寧海關技術中心2024年實驗室設備更新采購項目公開招標

    項目概況西寧海關技術中心2024年實驗室設備更新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西寧市城西區萬達中心1號樓25樓12509室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11月19日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

    預算2740萬,武漢海關“兩新”項目采購色譜、質譜等儀器

    10月28日,武漢海關技術中心“兩新”項目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公開招標。本批次項目采購共分5次采購,采購預算總金額為2740萬元。項目編號預算金額(萬元)0701-244111120081539HTZX......

    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發表于《微生物系統》(mSy......

    124萬,賽默飛中標北京藥品檢驗研究院維保項目

    中國政府采購網消息,北京市藥品檢驗研究院(北京市疫苗檢驗中心)2024年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市級監督抽驗其他維修和保養服務賽默飛世爾質譜維保項目采用單一來源招標方式進行招標,賽默飛世爾以124.1萬......

    2024中國環境質譜大會圓滿閉幕:攜手共進,開啟質譜技術新篇章

    2024年10月25日-28日,2024年中國環境質譜大會在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盛大召開。此次盛會匯聚了眾多環境質譜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閉幕式上,廈門大學鄭蘭蓀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吳永寧研究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