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9-28 17:10 原文鏈接: 全球新藥銷售額首次破萬億美元

      2014年新藥全球銷售額歷史首次超過萬億美元,達到10430億美元。2014年新藥研發的支出和全球新藥銷售比為18%。”在廣州召開的湯森路透全國巡講研討會上,湯森路透的科學與解決方案顧問李寅,源引該公司《2014年度CMR全球研發年度報告》的數據(下稱“報告”)。

      近年來,國內企業對新藥研發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國家的政策導向來看,未來中國藥企做強做大以及邁向國際化,新藥研發成為眾多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道坎。多年來國內企業在仿制藥領域競爭激烈,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新藥研發需要有一個全球性的視野。

      2014年全球新藥銷售收入幾乎是2004年的2倍,而2014年新藥研發的支出僅為2004年的1.4倍。另從湯森路透的“報告”中可知,中小型企業藥物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例實際上要比大型企業要高些。2014年新藥銷售幾乎是2004年的2倍,2014年新藥研發的支出約為2004年的1.4倍。但是,從實際中國國情來看,中小型企業在新藥開發方面的難度不小,尤其是資金來源問題。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家對資本市場多層次布局,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新藥研發中來。

      根據湯森路透的Cortellis數據庫,2014年全球腫瘤領域是研發投入最大的領域,占據研發投入近3成比例。腫瘤、代謝和抗感染領域是2014年新分子實體NME上市最多的三個領域,占據所有上市藥物的2/3。另外還有消化系統類、骨骼肌肉類、神經系統類,這些領域的研發也很活躍。另外孤兒藥在近年來促進新藥銷售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很多企業對新藥投入沒有很明確的概念,其實每個領域的研發費用相差還是比較大,此外,各個治療領域研發階段也差距很大。例如心血管在三期臨床試驗階段費用非常高,“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治療領域中,可能需要入組1-2萬名病人,才能得到臨床數理統計差異性數據,即使按最粗略的平均成本(每個病人5000-6000美元),這筆費用也是非常龐大的。”

      在研發投入方面,李寅表示,Discovery、CMC和clinical階段的FTE(Full time emploee)共占據研發全過程FTE的7成。按研發投入計算,臨床階段約占研發全過程的36%,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FTE投入,臨床階段均居于各階段之首。當拿到臨床批件的時候,你的研發路程僅僅走到一半,尤其是從費用上來說。

      投入產出比是衡量新藥項目的最重要指標,從新藥成功率來看,每個治療領域都不一樣,如果將研發的各個階段進行細分,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隨著各個階段的推移,新藥成功上市的概率不斷增加,李寅表示,進入毒理試驗階段的藥物,每100個新藥中有5個成功上市,而進入一期臨床,每100個新藥中有7個新藥成功上市。而在Firstpivotal dose to market階段,有2/3的藥物最終可以成功上市。這需要我們的企業更加關注臨床各階段投入情況,量體裁衣,做出更優的選擇。

      新藥研發的主要模式有自主研發和合作許可兩種。李寅指出,自主研發和合作許可的新藥成功上市的概率有所差異,尤其是在研發的早期,通過有合作許可過程藥物的成功的比例為14%(一期臨床階段到上市的成功率),而自主研發成功的比例僅僅只有4%。NBE(新生化實體)和NCE(小分子實體)方面成功率方面的差異也很明顯,NBE的成功率要比NCE高很多,尤其是在早期,NBE的成功比例是20%,而NCE只有4%。

      從全球2004-2014年全球上市的新藥來看,2014年NBE首上市的藥物占到所有首上市藥物的35%。對于仿制藥行業來講,在這些新藥中從預計未來7年內有199個藥物將失去專利權(在美國),其中8%的藥物為重磅炸彈藥物。而2017年是未來一段時間重磅藥物專利到期的一個高峰,會有4個重磅炸彈的專利藥物到期。

    相關文章

    新藥從研發到上市的全流程:IND、NDA、ANDA傻傻分不清?

    10年時間,花費10億美元,研發一款新藥,無論是利益的驅動,還是拯救萬千患者的成就感,藥企的這一行為都值得我們尊敬。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都需要經過哪些流程?每一步又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本文以小分子藥物......

    新藥從研發到上市的全流程:IND、NDA、ANDA傻傻分不清?

    10年時間,花費10億美元,研發一款新藥,無論是利益的驅動,還是拯救萬千患者的成就感,藥企的這一行為都值得我們尊敬。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都需要經過哪些流程?每一步又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本文以小分子藥物......

    兩部門: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據財政部網站27日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26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其中提出,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

    不問“出身”漳州打造新型研發生力軍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福建龍溪軸承股份有限公司首創“子母套”免維護推力關節軸承,突破常規推力關節軸承只承壓不抗拉的技術瓶頸,為世界首臺千噸架橋一體機——“昆侖號”提供關鍵部位;漳州科華技術有限公司與湖南大學......

    上海生物醫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高端制劑服務再升級

    近日,上海市生物醫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以下簡稱“功能型平臺”)——高端制劑中試技術服務平臺在浦東張江正式揭牌運行。該平臺將聚焦高端制劑研發和中試,服務科研機構、biotech企業和大型制藥企業,共......

    接近真實皮膚,東大團隊研發全屬性凝膠電子皮膚

    近日,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吳俊課題組研發了一種水驅動機械性能可調的全屬性凝膠電子皮膚,可以實現多信息的集成耦合。其最新成果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CSNano在線發表。據吳俊介紹,電子皮膚包括......

    【5月5日】第四屆藥物診斷試劑研發質控(TDMSOS)國際研討會

    會議簡介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征技術對質量控制及標......

    中國科研人員揭秘全球首個牧草領域圖形泛基因組

    記者3日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該校草業科技學院黃琳凱教授團隊構建了全球首個牧草領域圖形泛基因組——美洲狼尾草圖形泛基因組,并揭示了狼尾草耐熱的分子機制。這一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3日以《Pangenomic......

    權威快報丨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3萬億元

    天和、問天、夢天三艙齊聚天宇中國空間站傲立太空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納衛星、量子傳輸、質子治療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2月24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

    我國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

    本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喻思南)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實施10周年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我國創新調查制度監測評價顯示,10年來,我國科技人才結構更加優化。2021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為572萬......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