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0-14 15:48 原文鏈接: 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

       10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青島召開,來自全球55個國家的300余名科學家共同探討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環境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

      會議為期3天,主題為“變化的海洋與海洋中的生命”,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松擔任大會主席。

      海洋生物多樣性變化是引發海洋生態災害和生物資源衰退的重要原因

      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孫松表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撐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而海洋生物多樣性是反映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的變化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當前,海洋生態災害的頻繁發生、海洋生物資源的衰退等海洋生態系統面臨的重大問題,皆與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變動密切相關。

      孫松認為,我們不僅要關注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更要關注種類的改變、功能類群的變化,例如許多海域餌料生物被水母等膠質類生物所取代引起生態系統的失衡等問題,海洋生態系統是否會因此發生結構性的改變進而影響其對人類的服務功能,這些科學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關注。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Mark Costello(馬克.卡斯特羅)博士根據其最新研究成果,對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格局與趨勢進行了系統分析。他指出,地球上約有200萬物種,其中30萬種是海洋生物,占地球物種總數的15%,從全球海域物種分布格局來看,近海和熱帶海域物種的數量最高,其中大型生物的物種數比小型、巨型生物都要高,因此即使進一步發現微型和深海物種也不可能改變當前的物種分布格局。但盡管如此,他認為仍有三分之一的物種有待于進一步被發現,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下,海洋生物多樣性已經或者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首次承辦該會議 相關研究成果獲國際同行關注

      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會起源于國際海洋生物普查計劃,每三年召開一屆,此前分別在西班牙和英國召開,是國際海洋生物多樣性領域學術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學術會議。大會主旨是聚集全球科學家共同研討海洋環境中生物多樣性及與之相關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據了解,自第二屆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會以來,以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為代表的我國海洋生物學家就一直活躍在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舞臺,相關研究進展和成果獲得國際同行廣泛關注。

      此次會議上,專家將圍繞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全球變化、海洋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海洋生態安全、海洋生物觀測、海洋生物資源、深海生物多樣性等科學問題展開深入交流和研討。會議得到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海洋學會、國際海洋研究委員會、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等13家機構和學術團體大力支持。

    相關文章

    “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通告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其中專門部署了深化生態文明......

    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長沙舉辦

    9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由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生命科學分會發起。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此次論壇設置了開幕式、大會報告、邀請報告、口頭報告等環節,來自中國科學院亞熱......

    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長沙舉辦

    9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由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生命科學分會發起。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此次論壇設置了開幕式、大會報告、邀請報告、口頭報告等環節,來自中國科學院亞熱......

    第十五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舉辦

    9月21日—23日,第十五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舉辦。本次研討會共設13場專題報告會和1場期刊交流會,共計155個報告,收錄摘要188篇。專題報告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主題,設有生物多樣性起源......

    專家研討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項目

    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主持召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項目(C類)《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建議研討會。會議現場。......

    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

    研究揭示氣候變暖影響冰前湖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樣性模式的機理

    冰前湖與冰川末端相連,是揭示全球氣候變化和區域響應的信息載體。冰前湖因低溫、貧營養和強輻射等特性而少有高等生物存活,但在這樣的環境中卻棲息著大量微生物。近半個世紀以來,氣候變暖和冰川加速消融正在改變冰......

    湖北省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項目咨詢會召開

    9月11日,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湖北省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在湖北武漢召開院士建議書專家咨詢會。該項目在中國工程院和湖北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進展順利,已進入成果總結階段。項目研究助理、......

    院士進校園開啟新學期“第一課”

    9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趙中偉,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分別走進長沙市三所中小學校園,新學期以“科學”為主題為同學們上好開學第一課,近距離讓同學們感受科學的魅力,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科技報國的志......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