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艾滋病( 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致命性傳染病。HIV重點攻擊CD4+ T淋巴細胞,人體免疫機制因此遭受嚴重創傷,淋巴細胞數量進行性減少、細胞功能受損以及免疫系統的異常激活等病理表現層出不窮。此外,HIV非常狡猾,它可以復制自己的遺傳密碼并將其整合到人類遺傳密碼中,在此過程中還會發生病毒變異,可以說是非常難對付。image.png

    抗艾歷程中的“精英控制者”

      自1981年艾滋病首次被記錄在人類史冊,40年的抗艾歷程中也出現了少數“天選之子”,學界稱之為“精英控制者”,他們的免疫系統能夠在不需要藥物的情況下抑制HIV病毒,雖然這些人仍然擁有可以產生更多 HIV 的病毒庫,但他們體內的免疫細胞殺傷性 T 細胞可以抑制殺死病毒,從而使得他們無需藥物治療。

      目前,最為人熟知的“精英控制者”包括3個人:不經治療而自愈的“舊金山病人”、經治療后痊愈的“柏林病人”與“倫敦病人”。其中,“舊金山病人”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例不經治療便能自愈的患者,麻省理工學院的YuXu教授研究團隊在2020年8月26日將研究結果以“Distinct viral reservoirs inindividuals with spontaneous control of HIV-1”為題發表于國際頂刊《Nature》上,在這項研究中,這位舊金山病人在超過23年的隨訪中從未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但在對其15億個外周血單核細胞進行檢測時,沒有發現任何完整的HIV病毒序列,他的免疫系統徹底清除了體內的HIV病毒庫。而“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則是因為接受CCR5基因缺失突變的捐贈者的造血干細胞移植而意外治愈艾滋病。

      就在近日,科學家們再次將目光轉向“精英控制者”,美國拉根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論文,報告了全球第2例未經治療實現清除性治愈(sterilizing cure)的HIV感染者,并將其稱為“埃斯佩蘭薩病人”,研究題目為“A Possible Sterilizing Cure of HIV-1 Infection Without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

    image.png

      根據研究介紹,“埃斯佩蘭薩病人”于2013年確診艾滋病,僅在懷孕時接受了6個月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2020年生下健康嬰兒后就未繼續接受治療。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其血液和組織的大量細胞進行了分析,在對總計 11.88 億個外周血單核細胞和 5.03 億個胎盤組織單核細胞進行分析后,未檢測到完整的HIV病毒序列,研究人員認為,這表明該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能已經消除了HIV病毒庫,這種自愈被科學家們稱之為清除性治愈或絕育治愈,而其中免疫機制還需進一步細致研究。

      距離治愈HIV,我們走到哪一步了?

      如今,全球已經出現了兩例HIV患者自愈案例以及兩例HIV患者經過治療痊愈的案例,這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艾滋病,它真的是不治之癥嗎?目前,更多科學家愿意將艾滋病按照慢性病來對待,而治療艾滋病的療法也正經歷著創新研發的變革。

      此前,在HIV預防疫苗未研制成功的現狀下,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ntiretroviraltherapy, ART)被認為是一種減緩艾滋病流行趨勢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較低的藥物依從性以及其耐藥率的不斷上升,ART療法似乎陷入了僵局,更多長效HIV療法以及組合療法讓艾滋病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2021年初,由全球制藥巨頭強生公司旗下楊森制藥與知名艾滋病治療企業ViiV Healthcare合作開發的Cabenuva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以取代傳統的抗逆轉錄病毒方案,用于治療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成人患者。這是FDA批準的首個針對HIV成年患者的完整注射方案,患者僅需每月接受一次治療,就能達到抑制病毒的效果。這也是HIV治療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意味著一種全新的、更便利的療法的誕生。

      隨后,吉利德、默沙東等知名藥企的長效HIV療法布局也逐漸明朗。今年10月,吉利德和默沙東公司宣布即將開啟一項 II 期臨床研究,用于評估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后受到病毒學抑制的 HIV 感染者中,每周一次islatravir/lenacapavir口服聯合治療方案的有效性。lenacapavir是吉利德潛在同類首創、研究性長效 HIV-1 衣殼抑制劑,islatravir(MK-8591) 是默沙東的研究性核苷逆轉錄酶易位抑制劑,兩者都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并且在獨立的臨床研究中顯示出低劑量的活性,這支持將其開發為具有口服和注射長效制劑的研究性聯合方案,其臨床療效需要進一步驗證。

      而針對lenacapavir的獨立臨床研究,吉利德在2021年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感染會議(CRIO)上公布了其2/3期CAPELLA試驗的額外結果。新的中期療效結果表明:在治療方案有限且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的難治性患者群體中,每6個月皮下注射一次lenacapavir,在26周內維持了較高的病毒學抑制率。在這項對CAPELLA持續維持期的分析中,評估了lenacapavir聯合優化背景方案,自第一次皮下注射lenacapavir至達到第26周的受試者中,有73%(n=19/26)達到無法檢測的病毒載量(<50拷貝/mL)。

      此外,新的HIV組合療法也在進行中,同樣在今年10月,默沙東宣布,創新核苷類逆轉錄酶易位抑制劑(NRTTI)islatravir與獲批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doravirine構成的組合療法,在HIV-1感染成人患者中進行的兩項關鍵性3期試驗獲得積極頂線結果。兩項試驗均達到了主要療效終點,在第48周時,無論與ART療法組,還是BIC/FTC/TAF療法組相比,doravirine/islatravir組合均顯示出可比的抗病毒療效。迄今為止,試驗期間doravirine/islatravir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與既往報告的2期研究一致。

      反觀國內,針對艾滋病的療法同樣創造著新的突破,2021年7月21日,真實生物1類創新藥阿茲夫定片獲批上市,與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及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聯用,治療高病毒載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阿茲夫定也成為全球首款抗HIV雙靶點上市創新藥。根據藥監局當時給予批準的評語,“該品種上市為HIV-1感染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阿茲夫定(Azvudine)是新型核苷類逆轉錄酶和輔助蛋白Vif抑制劑,能夠選擇性進入HIV-1靶細胞外周血單核細胞中的CD4細胞或CD14細胞,發揮抑制HIV、HCV、EV71等RNA病毒復制的功能。

      除了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之外,在國產口服抗艾滋病1類新藥方面,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艾迪藥業的艾諾韋林。艾諾韋林是全新結構的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是艾迪藥業首個抗艾滋病 1 類新藥,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

      目前,根據中商產業研究統計數據,中國抗艾滋病治療藥物市場規模已從2013年的7.9億元增至2018年的20.2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接近50億元,2019年至2023年預計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6%,市場潛力巨大。

      在國內抗HIV治療藥物領域,來自吉利德、葛蘭素史克、默沙東等跨國制藥企業的原研進口產品長期占據著市場。直到2018年,由前沿生物帶來的注射用艾博衛泰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首個長效艾滋病新藥,國內艾滋病治療領域才迎來新的變化。

      而在國產口服抗艾創新藥方面,艾諾韋林與阿茲夫定走在了前面。其他產品還包括艾迪藥業的ACC008、天津扶素生物的西夫韋肽、上海藥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塞拉維諾、恒瑞醫藥SHR2150等,其中進度最快的ACC008今年上半年已經在國內遞交上市申請,其余產品多處于早期臨床階段,距離上市還有一段時間。

      2021年似乎迎來了HIV療法的變革時代,讓我們期待更多療法帶給患者驚喜與希望,也期待人類與治愈艾滋病的距離能夠不斷縮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