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林科院正式印發《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規劃》用“九個全面”統領,梳理了“十三五”期間取得的創新成果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部署了“十四五”期間全面對接林業草原國家公園融合發展的新目標和新任務。
“十三五”期間,中國林科院新增各類項目1473項、經費17.76億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獎勵92項;新增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科技合作共建機構10個;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獲國家優青項目資助7人。全院科技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支撐服務能力提升明顯,林草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林科院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林草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焦林草重點領域和前沿需求,優化學科體系布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人才隊伍和科技平臺建設,加強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為林業草原國家公園“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規劃》強調要在原創性、基礎性、前沿性、優勢和特色領域實現原始創新,不斷強化林草資源培育與經營研究、林草資源高效利用研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研究、重大工程精準監測與動態評估研究和林草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等,為國家林草種質資源安全、生物安全、生態保護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創新動力和支撐保障。
《規劃》提出,要以國家戰略為導向,圍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中央對林草工作要求、“十四五”林業草原規劃綱要對科技支撐的需求,集中力量辦大事。
一是服務“雙重”工程和系統治理,主動對接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轉變部分研究所中心職能和研究方向,支撐黃河、長江重點生態區、北方防沙帶等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為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重點工程、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二是服務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主動對接新設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聯合共建一批國家公園研究院,構建自然保護地極度瀕危野生動物監測平臺,開展國家公園內人與野生動物關系、世界自然遺產生態保護與評估技術、國家公園應對氣候變化等研究。
三是服務科學綠化和林草種苗培育,主動對接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為解決好新時期“在哪兒造”“造什么”“怎么造”等重點問題提供科技支撐。四是服務林草“揭榜掛帥”科技攻關,全力組織和支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和森林雷擊火防控專項研究。
五是服務“雙碳”目標和生物質能源開發,主動對接國家“雙碳”目標,開展中幼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研究,服務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加強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開展林草碳匯鞏固提升關鍵技術研究,探索推進碳匯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林草碳匯交易。
六是服務國有林區林場改革發展,為重點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提供科技服務,加大對新時期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培育與經營模式研究,集成最新科技成果繼續支持塞罕壩機械林場二次創業。
《規劃》提出,要全面推進成果轉移轉化,通過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科技推廣轉化中心,打造一批院地合作關鍵技術應用精品項目,創建一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等方法,推動精準脫貧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要全面加強科技人才培養,加快青年人才培養和領軍人才引進,打造以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國家級優秀青年人才為主體的高層次創新人才體系,形成100人規模的高端創新人才高地。著力提升研究生培養能力和培養質量,實施研究生導師分類評價,健全導師評價和退出機制,嚴格執行研究生導師選聘標準,突出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和立德樹人導向。
“以往我們上森林資源調查課,就是拿著尺子去學校后山樹木園中測量,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測得準。現在可不同了。”在南京林業大學“智慧林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虛擬教研室”大屏幕上,區域內的林業場景一覽無余,同學們在......
近日,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林業大學)李偉研究組在《新植物學家》(NewPhytologist)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了調控楊樹次生木質部發育的“PtrMYB074-PtrWRKY1......
近日,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森林經理學科森林生長與經營規劃團隊董靈波副教授、劉兆剛教授與美國佐治亞大學PeteBettinger教授合作,在《清潔生產雜志》(JournalofCleanerProduct......
2月18日,記者從全省林業和草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2021年,山西省營造林519萬畝,超額完成任務,造林落地上圖1000萬畝,人工造林上圖面積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2020年底達到23.57%,實......
近日,中國林科院正式印發《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規劃》用“九個全面”統領,梳理了“十三五”期間取得的創新成果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部署了“十四五”期間全面對接林業草......
“智創碑林”創新系列活動的知識產權講座。謝小雨供圖11月25日,由陜西省知識產權服務中心、西安市碑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碑林區科技局和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智創碑林”創......
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江河、田野……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近日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中國各地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卓越成績......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農業農村部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鎮海棘螈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較之前保護級別更高,與“國寶”大熊貓同等級。聽到這個消息,中......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
1月28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林科院)2019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林科院院長劉世榮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林科院將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林業和草原科研院所。劉世榮介紹,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