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一次性餐盒不合格
2010年是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國首例一次性快餐盒質量維權案以原告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勝訴而告終,此案引起了全社會對食品包裝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北京市飲食行業協會等單位于2010年6月1日啟動了“北京市百家一次性餐飲具質量放心單位”調查活動,共同對北京市具有一定規模餐飲經營企業的一次性餐盒、筷子、杯子等餐飲具展開檢查和評比,最終評選出“北京市百家一次性餐飲具質量放心單位”。
“中國每年大約要消費150億只一次性餐盒,而其中有120億只竟然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一次性發泡餐盒,這個市場的80%被‘黑心’企業生產的劣質一次性發泡餐盒所占據,很多正規一次性餐盒企業被擠出了這個市場。”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食品安全與環境問題專家董金獅說。
據董金獅介紹,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最早于1986年在我國鐵路系統開始使用。由于鐵路沿線廢棄的各種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給生態以及景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鐵道部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鐵路車站的使用。
199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家經貿委6號令頒布實施《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要求在2000年年底以前,在全國范圍內淘汰因環境污染嚴重而被列為落后產品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2005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一次性發泡餐具仍被其列入淘汰類產品,并規定禁止投資、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發泡餐具。
但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發泡餐具大部分來自無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和經營內容不符的非法企業。”董金獅說。
為了保護和規范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的發展,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10年6月12日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一次性塑料餐盒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對一次性塑料餐盒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管理。2010年11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印發了《關于開展一次性塑料餐盒、學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專項整治工作督察的通知》,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教育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組成聯合督察組,督察一次性塑料餐盒專項整治工作情況。
第九、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姜德明認為,由于我國的法律法規不完善,部門監管主體不明,職責不清,監管缺位,導致一次性消毒餐飲具行業長期處于自發性、隨意性發展狀態。存在著企業選址隨意、工藝流程簡陋、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生產環境衛生條件差、消毒餐具不消毒等諸多安全隱患,廣大消費者疑慮甚多。
新QS標識強化企業第一責任人意識
“消費者發現一次性餐飲具產品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并將此問題向衛生局進行舉報,衛生局按照消費者的舉報,應在一定時間內查處并糾正相關企業的經營行為。目前我們正在按照上述思路制定北京市一次性餐飲具行業規范。”北京市飲食行業協會賀保貴部長說。
“通過不斷對照、檢查和自查,目前我們已經完成對一次性餐飲具產品采購標準的制定工作,并探索出一套鑒別真假一次性餐飲具生產經營企業準入報告、證書的方法。”北京市某餐飲集團負責人說。
那么消費者和餐飲經營企業該如何辨識真假一次性餐飲具?據記者了解,按照有關法規規定: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及使用以“企業食品生產許可”拼音“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縮寫“QS”表示,應標注“生產許可”中文字樣。這里的QS不再是原來“質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之意。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是由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行加印(貼)。企業使用“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時,可根據需要按式樣比例放大或者縮小,但不得變形、變色。目前食品包裝用塑料和紙制品已經列入市場準入范圍,食品包裝生產企業和各種一次性餐飲具生產企業也應按照上述規定貫徹執行。
“QS含義的小小變化體現了我國司法的進步,生產企業作為第一責任人的法律地位也更加明確。作為一次性餐飲具生產企業,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應加強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政府不再直接承擔法律責任,這意味著一次性餐飲具行業的淘汰率將大大提高。”北京某餐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塑料制品獲證企業12800家,其中一次性餐飲具1366家;全國紙制品獲證企業1080家,其中紙杯和紙餐具獲證企業753家。規定從2010年6月1日起,新獲得食品生產許可的企業應使用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之前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的企業從2010年6月1日起,在18個月內仍然可以使用原已印制的帶有舊版生產許可證標志包裝物。
修訂國家標準是當務之急
“在多部門聯手督查的大背景下,目前仍然有部分一次性餐飲具生產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違規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隨意使用染色母料、隨意添加填充母料等。”董金獅說。
福建省政協委員、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江文清表示,目前我國沒有紙杯和紙餐盒的國家標準(只有行業標準),也沒有一次性餐飲具的印刷質量標準和測試要求,修訂和提高一次性餐飲具國家標準是當務之急。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大多數一次性餐飲具生產企業的委托送檢產品合格,但是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抽查或客戶自行檢驗時,卻發現被檢一次性餐飲具不合格的情況。江文清認為,這是因為有些企業在委托送檢時,其送檢樣品多為顏色較淺或無顏色純料生產的,能夠確保得到合格的檢測報告。但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抽查或客戶檢驗一次性餐飲具時,往往會選擇顏色較艷以及產品拉伸幅度較大的餐具進行檢驗,這樣就容易造成在抽檢過程中,一次性餐飲具的脫色實驗或耐負重性能項目不合格。當然,還有一些企業拿到合格檢驗報告的目的是為了應付監管部門和客戶的檢查,其實際生產的一次性餐飲具質量較差。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企業研制生產出聚丙烯類、淀粉類、降解塑料類、紙漿模塑類、植物纖維類、紙板類以及復合材料等快餐用具,且已經能夠滿足不同食品包裝的需要。但是由于這些產品與發泡塑料餐具相比,其生產成本較高,生產銷售情況十分不理想。
為實現一次性餐飲具行業可持續發展,有關專家呼吁國家發改委應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辦法》,盡早明確有關塑料在內的包裝物生產、銷售、回收、利用等相關方責任。
2024年7月1日,《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中有機碳和元素碳連續自動監測技術規范》等8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正式實施。這8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于2023年12月5日首次發布,涵蓋環境空氣、固定污染源廢......
根據國家標準委下達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完成了《航空輪胎》等6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為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現對標準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見附件1、2)予......
據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消息,我國保安服務行業的首個國家標準《保安服務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2765-2023,以下簡稱《標準》)已于今年6月起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首次建立了保安服務......
為提升鞋類產品安全性,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近日修訂發布《鞋類通用安全要求》(GB25038—2024)、《童鞋安全技術規范》(GB30585—2024)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以......
質譜技術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化合物鑒定手段,已經在多個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它在有機化學、生物化學、藥物代謝、臨床醫學、環境保護、石油化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對工業、醫藥和科學研究的進步起到了......
根據我部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現將申請立項的《半導體集成電路隔離器》等66項行業標準、《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分類規范》等6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予以公示(見附件1、2),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19......
根據我部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現將申請立項的《半導體集成電路隔離器》等66項行業標準、《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分類規范》等6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予以公示(見附件1、2),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19......
生態環境部公布6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征求意見稿,具體征求內容如下:《水質硝酸鹽氮的測定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 》《水質丙烯酰胺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涉及生產生活、綠色可持續等多個領域,這些標準將在釋放消費潛力、加速制造業提質升級、保障燃氣安全、引領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支撐綠色低碳、提升品質......
根據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現將申請立項的《電子電器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4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予以公示(見附件1、2),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8日。如對擬立項標準項目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