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中常見到,德國默克(Merck KGaA),在英文報道中又會提到美國默克(Merck & Co),然后在美國以外,又聽到默沙東(MSD)的名字。
對于一個醫藥行業新人,他/她一定會問你:是不是有兩個默克(Merck),一個默沙東(MSD)呢?近日,兩家公司因爭奪“Merck”商標一事,更讓人感到默克&默沙東讓人分不清,需要向雅培&艾伯維學習!
Merck vs. Merck?Who knows?
近日,外媒的一則報道“It's Merck vs. Merck as name confusion, complicated by social media, leads to legal showdown”(“默克在一場官司中打贏了默克,作為回擊默克將提起新一輪訴訟。”)翻譯成中文后我們可以區別默克和默沙東,但是在英文報道中,滿篇的"Merck"實在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默克和默沙東對此也苦惱甚久。近日,兩家公司在多國展開了一場法律大戰,爭奪這個共同使用了125年的公司名。話說兩家公司一直以來相安無事,為何近日才爆發商標官司?導火線是默沙東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社交媒體和網絡上單獨使用了“Merck”的名稱。
默克公司近日宣布,默沙東由于在英國的網絡和社交媒體上單獨使用了“Merck”作為公司名稱,被英國高等法院判決違反了已存在60年的協議。同時,德國默克公司有權阻止默沙東在任何英國的紙質或數字出版物上單獨使用“Merck”這一名稱,并限制默沙東使用“MERCK”作為商標。
德國默克集團法律總顧問Friederike Rotsch表示,默克的目的只是在已有的協議框架下保護自身權益,維持當前的局面。德國默克公司(Merck KGaA)表示,去年公司已就商標名展開了品牌再造,例如更換了公司的新logo。
德國默克(Merck KGaA)新Logo
針對這一判決,默沙東表示這只是“發生在許多國家的司法程序的一部分”,并表示公司將會繼續上訴。默沙東還宣布將在新澤西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與默克公司爭奪在美國的商標權利。
默沙東表示:“我們的商標名代表著公司品牌、我們的身份和聲譽,因此我們將積極捍衛它。我們為默沙東給社會和患者做出的貢獻感到自豪。”兩家公司承認,問題的根源在于60年前分家時簽訂的協議。
1955年,雙方達成的協議中規定了在哪些國家和地區,二者應當分別使用怎樣的商標。隨后1970年雙方進一步升級了該協議,規定德國默克集團有權在加拿大和美國之外的任何國家和地區使用“Merck”這一商標。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藥品單一市場,但德國藥企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
2014年,某組織在默克集團德國總部外游行,抗議大型藥企在南非抵制仿制藥的規定,希望能為患者爭取到更便宜的藥品。然而默克集團并未參與過抵制仿制藥的活動,真正的推動者是默沙東。
德國默克和美國默克的曲折分家,因二戰而起
默克公司最早起源于1668年,一名藥劑師在德國達姆斯塔特市(Darmstadt)開了家“天使藥店”,不久,斐德利希·杰柯·默克(Friedrich Jacob Merck)買下了這家藥店,在他的苦心經營下,藥店生意一直持續了一百多年。
1816年,海因里希·伊曼紐爾·默克(Heinrich Emanuel Merck,1794-1855)接管天使藥房,開始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全球化公司。他首度開始工業化規模生產。在醫藥界,他為簡單手工技藝向科技生產的轉變奠定了基礎。
1891年,Heinrich Emanuel之孫喬治·默克(George Merck)在紐約設立了分公司,默克藥廠從此在美國生根。美國分公司初期的業務主要是自德國母公司進口化學藥品,提供給其他的藥師使用。
1902年,隨著業務日益成長,George在美國新澤西州正式成立了Merck & Co,開始以制造逐漸取代原本的純進口業務。
故事看到這里,似乎能想起來黑白電影的老情結,大家可能猜到是家族后代想法不同,豪門恩怨,分家單干。
1917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美國境內的所有德國企業都被充公了,默克也被美國政府輔助轉型,成為獨立的公司進行經營,自此與德國默克切斷了關系。留在美國的George Merck率領默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并開始拓展海外市場。
1953年,美國默克與沙東藥廠(Sharp&Dohme)合并,這也就是默沙東(Merck Sharp & Dohme)名字的由來,公司從此蓬勃發展。
而留在德國本土的默克公司受益于德國的“經濟奇跡 ”,二戰后默克也蓬勃發展,并重新獲得了它在海外的一些子公司,為了減少行政架構的復雜性,它選擇了私有化運營,只將其總資本的25%進行上市。責任和信念使家族事業至今已經傳承到了第13代,擁有兩百多個家族成員。不過由于默沙東的關系,它在北美地區的發展一直處境尷尬。
對于“默克”這塊金子招牌的分配問題,親兄弟也要選擇明算賬,經過很多明爭暗斗,兩家公司重新分配了品牌使用權。如今這兩家公司除了共同的名字“默克”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聯系。應商業需要,雙方一致同意,在美國和加拿大,歸美國公司(Merck & Co)獨家使用,而在歐洲和世界其它各地,“默克”則由德國默克公司(Merck KGaA)獨家使用。
與之相對應的,美國公司(Merck & Co)在北美之外的業務經營,須以默沙東(Merck Sharp & Dohme或 MSD Sharp & Dohme)的名義進行;而德國公司(Merck KGaA)在北美的業務則要以EMD (Emanuel Merck, Darmstadt首字母縮寫)的名義開展。
兩家公司在社交媒體上都使用“Merck”,讓人傻傻分不清
實際上把兩家公司完全分開是很困難的,因為二者在社交媒體上都使用“Merck”這一名稱。幾年前,Facebook就曾將默克集團和默沙東的主頁混淆過,后來為了區分,將默克的主頁設置為Facebook.com/Merck,而將默沙東的主頁設置為Facebook.com/MerckBeWell。
有人表示,對默克和默沙東而言,最明智的解決方法就是其中之一放棄Merck這一名稱,轉而使用類似卻有明顯區別的公司名稱。
例如雅培(Abbott)和艾伯維 (AbbVie)。2012年,雅培制藥宣布將拆分后新的制藥公司命名為雅培生命(AbbVie),以更好體現公司的起源和目標。AbbVie的名稱由雅培(Abbott)和vie組成,后者指代拉丁詞根vi,也就是生命的意思。
然而目前的局面卻表明,沒有一方愿意放棄“Merck”,公司名稱大戰還將越演越烈。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不完全統計,進入2月以來,截至目前,已有8家跨國藥企公布了2023年全年財報,強生以總營收852億美元強勢拿下第一,相較去年同比上漲了6.5%,羅氏發揮基本穩定居第二,默沙東K藥登......
不創新不出海會有什么后果?疫苗行業正在做一個惡劣示范,幾乎所有大品種都將發展至一種群毆的局面。2022年尚處于高景氣的HPV疫苗,2023年已發生踩踏,萬泰生物二價HPV疫苗收入比上年減少約42億元,......
默沙東周二宣布,將以6.1億美元收購生物技術公司CarawayTherapeutics。潛在對價包括一筆未披露的預付款和或有的里程碑付款。默沙東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支付預付款,并計入非美國通用會計準......
默沙東周二宣布,將以6.1億美元收購生物技術公司CarawayTherapeutics,拓展神經退行性疾病新藥研發管線。潛在對價包括一筆未披露的預付款和或有的里程碑付款。默沙東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支......
“K藥目前逐漸進入平臺期,和樂衛瑪的組合是其擴展適應癥的關鍵方向,這一系列失敗意味著這個方向不可行,這對默沙東延長K藥生命周期有不小的影響,也影響到其能否防止競爭對手搶奪市場。”·“K藥加樂衛瑪的組合......
默沙東正在深入研究RNA藥物制造,周二宣布與生物技術初創公司OrnaTherapeutics達成一項交易,希望能夠開發出多種新藥和疫苗。通過這筆交易,默沙東將先向Orna支付1.5億美元預付款,并將在......
12月29日,國家藥監局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進行應急審評審批,附條件批準默沙東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莫諾拉韋膠囊(商品名稱:利卓瑞/LAGEVRIO)進口注冊。本品為口服小......
近日,藥物3D打印專業公司三迭紀與德國默克在美國醫藥專業媒體Pharma’sAlmanac發表聯合署名文章AdvancingExtrusion-Based3DPrintingforDrugProduc......
默沙東11月21日宣布將通過子公司以每股36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ImagoBioSciences,總交易額約為13.5億美元,預計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消息公布后,ImagoBioSciences......
10月6日,默沙東和RidgebackBiotherapeutics發布了口服抗病毒 COVID-19藥物LAGEVRIO(molnupiravir,莫努匹韋)兩項真實世界臨床證據和一項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