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制造業引資力度,著力解決外商投資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全面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
《若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外資的決策部署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利用外資保持增長,為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擴大外資流入,穩定外商投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更好發揮利用外資在促進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更深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積極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優化投資環境,擴大外商投資流入
(一)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做好2021 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工作,確保新開放措施及時落地,盡快將開放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外資項目。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要求,對于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管理。繼續清理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措施。
(二)高標準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依規平等享受國家產業發展和區域發展等支持政策,確保外商投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經營運行、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制定、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三)推動外資項目簽約落地。發揮重大外資項目牽引帶動作用,給予項目用地、環評、規劃、能耗等政策支持。加大重點外資項目支持力度,加強用地、環保、物流、人員出入境等方面的服務保障。健全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機制,推動一批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盡快落地。地方相應的工作專班要創新工作方式,積極主動對接項目,建立健全項目儲備庫,全流程跟蹤服務項目落地實施。
(四)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各地要推動項目跟著規劃走、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梳理明確制造業重點行業和領域,引導土地要素向建設快、發展好、單位產出高的項目配置,保障制造業外資項目合理需求。
(五)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組織實施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以及與外商投資企業、有關商會和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組織的對話交流活動。及時做好重大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外資、科技、產業等政策宣傳解讀,為跨國公司投資和各地方招商引資搭建平臺,支持跨國公司和地方深度對接、精準溝通,推動項目簽約落地。各地方要結合當地發展規劃和比較優勢,科學確定國際產業投資合作重點領域和項目,做好活動保障和成果落地工作。
(六)提升國際投資公共服務平臺效能。辦好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重大展會,強化展會投資促進服務功能,加大跨國公司邀請力度,針對醫療、半導體、化工能源等重點產業鏈舉辦招商對接等投資促進活動。
二、加強投資服務,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
(七)便利國際商務人員往來。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便利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高管、技術人員及其家屬出入境。各地方要用好用足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明確標準和流程,為外籍人員來華提供便利。
(八)加強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充分發揮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加強部門協同和部省聯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各地方要加強與外貿外資企業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的主動對接,堅持一事一協調,保障外商投資等企業生產物資和產品運輸通暢。
(九)強化外商投資企業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以及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進行融資。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創新產品和服務,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鼓勵各地依法與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共享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和項目信息,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活動。
(十)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落實好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等政策,進一步優化辦理流程,提高企業享受政策便利度。鼓勵地方給予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與新增外資同樣的配套支持政策,加強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各地可以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制造業領域,降低企業投資和運營成本。
(十一)支持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鼓勵各地開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大面向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的RCEP 規則宣傳培訓,指導企業熟悉和掌握市場開放承諾和規則,發掘市場機遇。加大貿易便利化政策宣介力度,為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提供自貿協定、貿易通關、出口管制、貿易救濟等方面的服務和指導。
三、引導投資方向,提升外商投資質量
(十二)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對標“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在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方面,重點鼓勵外商投資高端裝備、基礎元器件、關鍵零部件等領域。在現代服務業方面,重點鼓勵外商投資研發設計、現代物流等領域。在節能環保方面,重點鼓勵外商投資新能源、綠色低碳關鍵技術創新和示范應用等領域。在區域布局方面,給予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基礎制造、適用技術、民生消費等領域政策支持。實施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配套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和企業應享盡享。
(十三)支持外商投資創新發展。各地要引導外資研發中心用好“十四五”時期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進一步簡化核定名單程序、優化工作流程,鼓勵外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深化科技開放合作。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將研發設計等環節設在我國,打造產業鏈共同體。鼓勵外資充分發揮資本和技術優勢,深入參與智能制造,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引導外資積極參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積極引入國際創新資源,提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引進國際一流人才團隊。
(十四)加快外商投資綠色低碳升級。引導外資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支持開發綠色技術、設計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打造綠色供應鏈,創建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平等參與綠色低碳領域相關標準制修訂,科學確定國家重點產品能效能耗限額要求。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參與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做能效、水效等方面的“領跑者”。
(十五)引導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國內梯度轉移。統籌組織“跨國公司地方行”等活動,重點推動邀請制造業領域跨國公司優先到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持續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國家級新區和開發區,以及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更好發揮制造業引資帶動作用,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各有關部門、各地方要高度重視,加強配合,做好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各項工作,營造更加優化的政策環境,穩定外商投資預期、提振外商投資信心,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吸引外資大省要充分發揮優勢,加大引資力度,增強對全國穩外資的帶動作用。,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利用外資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任務。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進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國制造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非凡十年,中國制造業屢......
IT之家10月18日消息,工信部今日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工業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著眼提高產業基礎能力,組織實施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選拔和支持一批高水平管理,技術......
今年前8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8927.4億元,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依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9月29日,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夏晴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利用外資取得重要成果......
玻璃會發電、衣服能吸熱、嬰兒車可以自動剎車……在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數百家企業集中展示了制造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其中有一些“黑科技”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本屆大會以“制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
9月1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延長制造業緩稅補繳期限,加力助企紓困;確定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擴市場需求、增發展后勁;部署進一步穩外貿穩外資舉措,助力......
富士康“萬元搶人”的消息,又一次將制造業“用工荒”的話題推到公眾面前。據證券時報采訪獲悉,“招不到、留不住”已成為我國制造業普遍面臨的人才困局,即便在四線的小城,果鏈巨頭在訂單旺季也要開出9000元的......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近日公布上半年我國輕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至6月,輕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11.27萬億元,同比增長7%。規模以上輕工企業實現利潤6902.77億元,同比增長5.3%,高于......
“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工信部規劃司司長王偉表示,這十年,我國制造業規模優勢不斷鞏固,體系完整優勢更加凸顯。按照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我國制造業......
“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從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近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有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