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選擇性吸附涂層是太陽能熱利用中的關鍵技術,對提高集熱器效率至關重要。選擇性吸熱涂層可用多種方法來制備,如噴涂法、電化學法、真空蒸鍍和磁控濺射法等。然而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不足,如污染環境、工藝條件苛刻、生產成本較高、耐候性能不理想、發射率較高等。尖晶石型過渡金屬氧化物(尖晶石型顏料)是一類重要的太陽能選擇性吸熱材料,具有適當的能隙Eg、能吸收能量較高的可見光和近紅外范圍的輻射,同時能透過能量較低的紅外輻射。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環境材料與生態化學研發中心研究人員通過溶膠—凝膠自蔓延燃燒法制得尖晶石型過渡金屬氧化物,將燃燒后的粉末在一定溫度下煅燒得到黑色尖晶石型顏料,以此顏料為吸光劑采用簡單涂覆法制備了具有較高選擇性吸熱能力的太陽能選擇性吸熱涂層。該項技術于近日獲得國家發明ZL授權(以尖晶石型顏料為吸光劑制備太陽能選擇性吸熱涂料的方法,ZL號:ZL201110260189.4)。
研究人員將納米級尖晶石型顏料與樹脂、溶劑、助劑利用球磨的方法分散均勻,再加入固化劑,得到太陽能選擇性吸熱涂料。將該涂料通過簡單涂覆的方式均勻涂覆在金屬基材上,經室溫固化后得到太陽能選擇性吸熱涂層。實驗表明,該涂層具有較高的太陽能吸收率(0.95左右)和較低的發射率(0.10左右),可有效提高太陽能集熱器的光熱轉換效率,而且該涂層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較強的耐候性,使用壽命在45年以上。
該方法原料廉價易得、工藝簡單可控、成本低廉,便于工業化生產。
據最新一期《自然·水》雜志發表的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新型海水淡化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太陽光照的變化自動調節脫鹽速度。這種創新的海水淡化裝置能夠與太陽能變化同步工作。隨著一天中陽光強度......
一位工程師坐在一輛拖車上,拖車里裝有電滲析海水淡化系統。圖片來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據最新一期《自然·水》雜志發表的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新型海水淡化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太陽光照的變化自......
科技日報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劉霞)為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破解太陽能生產間歇性這一難題,西班牙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首款硅基太陽能電池與創新性分子太陽能儲能系統(MOST)相......
意大利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從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中回收銀,回收率高達98%。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環境技術與創新》雜志。為應對氣候變化,科學家正大力推廣和采用包括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以替......
發光太陽能聚光器(LSC)是一種利用光致發光材料將陽光轉化為可被光伏電池捕獲利用的裝置。據發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光子學雜志》上的論文,日本立命館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型葉狀LSC模型,可增強光子的收集......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首創一種手性構型的界面微結構,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創新界面概念大幅度提高了電池的可靠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有助于加速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進程。周圓圓教授(右)及......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開發了一種將氧化銦錫透明電極應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可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并使其變得半透明。相關研究發表在新一期《太陽能材料和太陽能電池》雜志上。研究設定的任務是......
一架僅重4克的無人機是迄今為止最小的太陽能飛行器,這要歸功于其獨特的靜電電機和能輸出超高電壓的微型太陽能板。盡管該蜂鳥大小的原型機目前僅能飛行一小時,但其研發團隊表示,他們所使用的方法能夠最終讓昆蟲大......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侯宇、楊雙等提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埋底界面的“機械增強”策略,為設計和開發穩定的長壽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于《能源與環境科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永安行官微發布消息,2024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暨展覽會(FCVC2024)將于6月4日—6月6日在上海嘉定召開。屆時永安行將發布全球首款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氫能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