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下午,蘭州大學生命科學楊維才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城關校區西區逸夫生物樓國锠報告廳舉行,省政府副省級領導、省科協主席張世珍,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楊維才,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包俊宗,中共蘭州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張澤武、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李鵬杰等領導、院士出席儀式。
嚴純華頒發聘書
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
包俊宗宣讀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批復,嚴純華為楊維才頒發聘書,張世珍、馬小潔、嚴純華、楊維才、包俊宗、張澤武為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揭牌儀式由李鵬杰主持。
馬小潔講話
馬小潔指出,建立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士專家工作站,是學校主動發揮“三位一體”天然優勢,創新實踐教育科技人才整體卓越、系統高效、價值溢出的重要舉措和有益探索,對于學校生命科學學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促進學科服務支撐國家和區域戰略水平躍遷升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家戰略發展“添動力”,強化任務驅動,為打造高效能創新聯合體“激活力”,當好橋梁紐帶,為構筑領域創新人才高地“聚合力”,發揮引領支撐作用,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提效力”。
嚴純華講話
嚴純華表示,蘭州大學生命科學楊維才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立,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體現,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楊維才院士一直關心、支持、幫助母校發展,積極參與母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此次院士工作站成為深化合作新的節點。蘭州大學將認真貫徹黨中央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對院士工作站的要求,推進院士工作站不斷做深做實,充分利用西部大地自然和人文稟賦,在農業、生命科學、育種等領域,走出蘭大人、中國人堅實的一步,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助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感謝楊維才院士對母校支持,感謝甘肅省和各單位對蘭州大學發展提供的幫助。
楊維才講話
楊維才表示,自16歲考入蘭州大學,走出母校轉眼已有40余年時間,感恩母校和生命科學學院眾多老師的培養,也非常高興看到母校的巨大變化。蘭州大學是科研之路啟航的地方,恩師鄭國锠先生等老一輩科學家,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來到蘭州大學,奉獻了他們一生的智慧和力量,我們要學習老師們以胡楊精神扎根西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情懷和奉獻精神。感謝省科協、省科技廳、蘭州大學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大力支持,今天重返母校,以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形式,將盡全力做好工作,回饋恩師鄭國锠先生的心愿,回報母校的培養和期待,在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人才培養與引進、團隊建設和任務爭取、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聯系等方面,支持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相關學科的發展。
楊維才院士長期致力于研究被子植物生殖發育生物學,在胚囊發育調控、花粉管導向、雙受精和胚胎早期發育調控機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擔任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4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8年獲國際植物有性生殖研究會杰出服務獎,201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2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23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士專家工作站是我校建立的第一個院士專家工作站,依托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生物育種和生物與醫藥等學科專業,旨在開展基礎前沿交叉原始創新工作和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解決生物育種“卡脖子”技術難題,助力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力爭建成生物學世界一流學科,并聯合高校、企業力量,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融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3月20日至22日,“科技引領振興·院士智匯遼寧”東北等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遼寧沈陽舉辦。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遼寧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立林出席活動并講話。54位中國科學院......
3月17日至19日,華南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深圳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深圳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代金濤和3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了此次活動。活動由深圳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溫州肯恩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3月14日上午,溫州肯恩大學召開2025年春季學期全體行政員工大會。校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北鉸主持會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剛部署2025年學校重點工作。校領導班子全......
全國政協委員、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喬紅院士在央視新聞節目中表示,我國機器人技術已經得到飛躍式的發展,和國際的先進水平距離顯著減少,近三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裝載量達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我......
斯坦福大學納米材料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崔屹教授的研究成果全球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根據scholarGPS的統計,崔屹教授的論文《ImprovingcyclabilityofLimetalbatte......
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杰出學者王中林院士,在過去五年中被公認為該領域的頭號學者。根據近日scholarGPS發布的榜單,王中林院士在材料與工程學科等多學科下的排名,近五年榜單終生榜單里均名列前茅。排名類......
2月19日,西安工程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學終身名譽校長姚穆同志于2025年2月19日8時22分在陜西西安因病逝世,享年95歲。訃告原文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
據武漢發布消息,2月6日上午,在武漢市“新春第一會”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獲得800萬元獎勵,并受聘為武漢科技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去年6月24日,2023年度......
1月22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的“兩院院士評選2024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江蘇省南京市揭曉。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評選2024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
“細節問題如果不解決好的話,《科普法》的有關條文就可能淪為一紙空文”。12月25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正式施行。近日,在《科普法》施行即將“滿月”之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