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30 11:22 原文鏈接: 共196.9億!懷柔科學城22個科學設施平臺啟動建設

      12月28日,懷柔科學城16個科學設施平臺項目和6個城市服務配套項目集中啟動建設,至此,“十三五”時期國家布局在懷柔科學城的26個科學設施平臺全部啟動建設。

      此次集中啟動的重點項目22個,總投資約196.9億元。其中,16個科學設施平臺項目投資約39.4億元;6個城市服務配套項目投資約157.5億元。

    項目集中啟動建設

    啟動會活動現場

      據了解,此次集中啟動的11個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分子材料與器件研究測試平臺、泛第三極環境綜合探測平臺、物質轉化過程虛擬研究開發平臺等。北京市和中科院、北京大學共建的5個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項目包括: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總部、分子科學交叉研究平臺、介科學與過程仿真交叉研究平臺和激光加速創新中心、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配套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

      “這些項目將進一步壯大懷柔科學城重大科技研發平臺集群規模,構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與科教基礎設施、交叉研究平臺高效協同的支撐格局,推動懷柔科學城建設成為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介紹。

      入駐懷柔科學城的泛第三極環境綜合探測平臺,能夠探測泛第三極地區冰凍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等地球圈層的相互作用機理,揭示西風和季風影響下的泛第三極環境變化過程,發展基于大數據的泛第三極綠色發展途徑決策支持系統。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丁林介紹,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極,泛第三極地區以第三極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涵蓋青藏高原、帕米爾、興都庫什、伊朗高原、高加索、喀爾巴阡等山脈,面積約2000萬平方公里。

      丁林表示,泛第三極地區的環境變化,深刻影響著生物與人類演化的歷史進程。泛第三極環境綜合探測平臺,將通過建設5個子平臺,實現泛第三極地區資源環境數據集成、環境過程及機理的系統探知,“這將為實現地球系統研究科學理論的創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支撐和服務。”

      截至目前,在懷柔科學城布局的26個科學設施平臺在“十三五”期間提前一年全部啟動,定位清晰、先進高端的科學設施平臺集群正在形成。“懷柔科學城正成為全國科技設施最密集、原始創新最前沿、國際特色最突出的區域之一。”伍建民說。

      記者獲悉,已開工的5個大科學裝置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建安工程完成98.8%,科研設備采購完成66.7%;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建安工程完成82%,科研設備采購完成85%;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安工程完成11%;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建安工程完成37%;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臨水、臨電、臨建均已完成并已開工建設。此外,北京市和中科院共建的5個第一批交叉研究平臺土建工程全部完工,進入科研設備安裝階段。

      “布局懷柔科學城的科學設施平臺在‘十三五’時期提前一年全部啟動,標志著懷柔科學城建設進入城市框架全面展開、扎實起步的新階段。我們將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各項工作,全面構建多維度支撐保障科學城發展的科學創新生態和新型城市形態,努力朝著建設‘百年科學城’、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目標扎實邁進。”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戴彬彬表示。

      此外,懷柔科學城積極培育科學創新生態,資源集聚效應已開始形成。懷柔區代區長于慶豐介紹,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國家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與裝備創新中心中試車間已建成投入使用。創新小鎮發布運行,60余家初創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團隊入駐。與中科院、北大、清華、國科大、魏橋創業集團等創新主體以及其他地區對接合作持續深化,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入駐有序推進,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加快籌建,國家科學中心國際合作聯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正式落戶。

      會上,懷柔科學城還發布了28個2020年計劃開工項目,總投資約288.6億元。其中,科教設施平臺項目5個,投資約28.5億元;城市服務配套16個,總投資約224.1億元;創新生態培育項目7個,總投資約36億元。

      于慶豐表示,2020年,懷柔科學城將實施“100·365”科學行動計劃,推進規劃編制落地、科學設施平臺、城市服務配套、創新生態培育、提高國際影響力等重點任務。

    相關文章

    懷柔科學城將打造科學家的“一生之城”

    懷柔科學城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承載地,是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撐。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懷柔區“兩會”上獲悉,2024年,懷柔科學城建設有不少新進展值得期待。無論是構......

    懷柔科學城“放大鏡”主體設備閉環

    12月11日,在懷柔科學城,隨著最后一塊磁鐵就位,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束流軌道周長1360.4米的儲存環實現主體設備安裝閉環,高能電子的“跑道”初步就位。預計2024年底,這座形似“放大鏡”的裝置將發出第......

    大咖建言懷柔科學城科技創新服務生態建設

    11月20日,中關村第一代企業家分享復合型服務人才建設經驗,“成果轉化的發明家”暢談“科創方法論”,中國科學院納米所介紹最新科技創新成果……第三屆雁棲人才論壇分論壇——懷柔科學城科技創新服務論壇日前舉......

    北京懷柔科學城科技創新服務論壇舉辦

    11月18日,北京懷柔科學城科技創新服務論壇舉辦。作為第三屆雁棲人才論壇分論壇,該論壇以工程跨界·服務融通為主題,吸引科學家、行業專家一同為懷柔科學城人才建設、科技創新建言獻策,來自科研院所、科技企業......

    北京懷柔科學城首屆“科學城杯”龍舟大賽舉辦

    一聲發令哨響,“咚!咚!咚……”鏗鏘有力的鼓點從雁棲湖水面上傳來,伴隨觀眾的陣陣加油聲,各支隊伍奮勇向前,最終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代表隊率先沖過終點線,奪得懷柔科學城首屆“科學城杯”龍舟大賽冠軍。......

    中科院半導體所等入駐懷柔科學城

    北京市懷柔區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海創微芯公司合作簽約儀式1月29日在懷柔科學城產業轉化示范區舉行。伴隨科研院所和頭部企業入駐,懷柔區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集聚發展再添新動力。當前,懷柔科學城全面進......

    懷柔科學城開建“科儀谷”1家公司2家研究院掛牌成立

    瞄準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北京市懷柔科學城,在南區選取1平方公里建設“懷柔科儀谷”,打造高端科學儀器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和交易的產業高地,預計2030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儀谷”。5月17......

    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將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記者2日從北京市懷柔區獲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將于今年內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并投入試運行。該所將成為北京懷柔科學城正式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據介紹,該研究所是中科院和北京市......

    全面提速19項科學設施平臺建設

    全面提速19項科學設施平臺建設,重點實施市政道路、住房、教育、醫療等53項城市服務配套建設……今年,北京懷柔科學城的建設場面恢宏壯闊。記者了解到,日前,懷柔區推出“100·365”科學行動2020年重......

    北京懷柔科學城41個在建項目全部復工

    近日,記者從北京懷柔科學城獲悉,科學城在建的41個科教設施及配套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總體復工率達100%。項目包括5個大科學裝置、11個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4個交叉研究平臺等科學設施,以及教育、醫療、......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