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I型內含子類似,是一類具有酶催化功能的內含子,轉錄成RNA后,可以自我剪接。Ⅱ型內含子以與剪接體類似的方式進行剪接,但不需要任何蛋白質(自剪接)。
Ⅱ型內含子是主要存在于線粒體中的一類內含子,它的剪接位點類似于核編碼結構基因的內含子,并同樣遵從GU-AG規律。剪接機理同核內含子的剪接相似,也要形成一個套索的中間體,通過形成5'-2'磷酸二酯鍵將要剪接的位點靠近到一起。但是,Ⅱ型內含子的剪接又不完全與核內含子的剪接相同,它具有自我剪接的功能,不需要剪接體和snRNA的參與,也不需要ATP供能。從結構上看,Ⅱ型內含子的6個結構域可形成發夾環,結構域5與6之間只間隔3個堿基,結構域6參與轉酯作用。 [1]
雖然剪接可以在沒有蛋白質的情況下進行,但依然會額外的使用5個RNA分子及超過50多個蛋白質,并水解多個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使用 ATP 是要提高剪接mRNA的準確性,避免出現錯誤。
以下是Ⅱ型內含子自剪接的特點(與I型相同是兩次交酯化):
1、內含子內特定腺苷的2'羥基攻擊5'剪接位點,從而形成一個套索。
2、5'外顯子的3'羥基于3'剪接位點引發第二次的交酯化,從而將兩個外顯子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