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腦對腺垂體催乳素(PRL)的分泌有抑制和促進兩種作用,但平時以抑制作用為主。首先在哺乳動物下丘腦提取液中,發現一種可抑制腺垂體釋放PRL的物質,稱為催乳素釋放抑制因子(prolactin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PIF)。
隨后,又在下丘腦提取液中發現還有一個能促進腺垂體釋放PRL的因子,稱為催乳素釋放因子(prolactin releasing factor,PRF)。將下丘腦提取液中的TRH分離出去,仍具有PRF活性,說明下丘腦提取液中PRF活性不是來自TRH。PIF與PRF的化學結構尚不清楚,由于多巴肽可直接抑制腺垂體PRL分泌,注射多巴胺可使正常人或高催乳素血癥患者血中的PRL明顯下降,而且在下丘腦和垂體存在的多巴胺,因此有人進出多巴胺可能就是PIF的觀點。
9月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與趙麗華團隊在《細胞發現》(CellDiscovery)上發表了題為Molecularmechanismofprolactin-releasingpeptide......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研究員趙麗華團隊,發現催乳素釋放肽受體(PrRPR,也被稱為GPR10)在內源性多肽PrRP20激活下,分別偶聯下游信號傳導蛋白Gq......
在人類與疾病的斗爭中,最終通常是后者占上風。對于晚期疾病患者來說,生物醫學研究的步伐非常緩慢。它需要多年——否則數十年——的時間來了解疾病如何在體內蔓延,并開發出一種藥物來治療它。然后,在藥物被批準用......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所研究員郭非凡小組發現催乳素受體調節胰島素敏感性的新功能,并首次證實了催乳素受體在調節肝臟胰島素敏感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提示催乳素受體可能是一種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潛在藥物分子靶......
本方法適用于血液中催乳素(PRL)的分析。檢測靈敏度0.14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