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2-31 19:29 原文鏈接: 關于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消化性潰瘍的鋇餐造影特征主要是龕影以及變形和激惹現象,龕影是診斷潰瘍病的直接證據,十二指腸球部激惹現象和變形等為間接征象。采用氣鋇雙重造影可提高其診斷率,但由于內鏡的廣泛應用,X線已非首要檢查。

      2.內鏡檢查是確診潰瘍病、評定潰瘍活動程度、確定有無Hp感染及評價療效的最佳方法。

      (1)根據部位分型:

      ①胃潰瘍;

      ②十二指腸潰瘍;

      ③復合性潰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并存。

      (2)根據內鏡所見分期:

      ①活動期:潰瘍基底部有白色或灰白色厚苔,邊緣整齊,周圍黏膜充血、水腫,有時易出血;水腫消退,呈黏膜向潰瘍集中。十二指腸潰瘍有時表現為一片充血黏膜上散在小白苔形如霜斑,稱“霜斑樣潰瘍”。

      ②愈合期:潰瘍變淺,周圍黏膜充血水腫消退,基底出現薄苔,薄苔是愈合期的標志。

      ③瘢痕期:潰瘍基底部白苔消失,遺下紅色瘢痕。以后紅色瘢痕轉為白色瘢痕,其四周黏膜輻射狀,表示潰瘍完全愈合,可遺留輕微凹陷。

      3.胃電圖(EGG)根據現代電生理知識,人的每個臟器乃至體表都有電活動存在。現研究透徹并已得到廣泛應用的如心電、腦電等。潰瘍、瘢痕伴隨胃平滑肌運動而產生的生物電活動稱為胃電;用皮膚表面電極把這種胃電活動從胃區體表(膠壁)引出,并用胃電圖儀記錄下來,即為胃電圖。10年來,胃電圖臨床應用研究發展很快,認為該檢查無創傷,適應于任何年齡和胃及十二指腸各種疾病。用于病員的初選和不適應或拒絕接受胃鏡、X線檢查者有較大臨床意義。特別對兒童消化潰瘍判斷有一定價值。表現如下:

      (1)胃炎:餐前或餐后升高的幅值在100uv左右,頻率3次/min以下,波形以低幅波為主。

      (2)十二指腸潰瘍:餐前或餐后也升高、降低的幅值約在160uv以下,或餐后幅值在250μr左右。頻率往往在3次/min以上。波形以低幅波或低間高波和高幅不規則波為主。

      (3)胃潰瘍:胃電圖振幅餐前、餐后均在250uv以上,或餐后升高、降低的幅值在200μr左右。頻率3次/min以上。波形以低幅或低高幅兼存和高而不規則為主。

      (4)胃癌:振幅高于潰瘍病幅值或低于胃炎的幅值,頻率在3次/min以下,波形高而紊亂或低平波。胃電圖與胃鏡檢查進行對照總符合率73%;其中胃炎、胃癌的符合率為80%;潰瘍病的符合率在53%~69%,個別資料中認為可達90%,但其確切的臨床價值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