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醫病理
1.擴張型心肌病心臟重量增加,各心腔擴大,心肌灰白而松弛;室壁厚度近乎正常, 心內膜也可增厚,可有心腔內附壁血栓, 常有心肌纖維化,也可心壁成片受損,心臟起搏系統亦可受侵。 顯微鏡下可見心肌纖維肥大,細胞核固縮、變形或消失,胞漿內有空泡形成。纖維組織 增多,心肌纖維可被條索狀纖維組織所分割,心內膜中膠原和彈性纖維也增多,可見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多為心肌細胞溶解,尤其是病程長的病例。電鏡下可見 心肌細胞的線粒體腫脹,嵴斷裂或消失,肌漿膜間隙擴大,有纖維狀物質與顆粒狀脂褐素;肌原纖維可以消失。
2.肥厚型心肌病分為兩型:
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室間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內突出,收縮時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②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室間隔肥厚程度較輕,收縮期不引起左室流出道明顯梗阻。
3。限制型心肌病在浸潤性病變所致的限制型心肌病中,有淀粉樣變性、類肉瘤、血色病、糖原累積癥等種類。
二、中醫病機
心肌病的病機比較復雜。主要為先天稟賦特異體質,后天失調,反復感受“毒邪”,致使 氣滯血瘀,心脈痹阻;或傷及氣陰,氣陰兩虛,日久及陽,心腎陽虛,水氣凌心射肺,進一 步發展則為陽虛欲脫之危象。總之,本病以脾腎陽虛,心陽不振為本,毒邪、瘀血、水飲、痰 濁為標,其病位在心,波及脾、肺、腎諸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