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問:在分析方法驗證過程中產生的分析數據是否屬于關鍵數據?
答:不是。因為這些數據在驗證過程完成之后即放行,只能代表將來分析的基礎。因此這只是間接關鍵性,不需要進行審計追蹤審核。
2. 提問:設備校正會影響數據的正確性。這是否意味著校正是關鍵的?
答:由于校正只會間接影響患者安全,因此不需要審計追蹤審核。
3a.提問:實例:如果反應釜的生產控制沒有用戶管理,也沒有密碼或審計追蹤等,會怎么樣?是否允許繼續使用此類控制?
答:建議計劃對此進行更換。更換的時間取決于反應釜所生產的藥品。這是關鍵的。
3b. 提問:實例:如果反應釜的生產控制沒有用戶管理,也沒有密碼或審計追蹤等,會怎么樣?(讓你涉及的受控反應釜是用于中間體和API生產,但不用于制劑生產)。是否可以繼續使用這些控制,還是應停止使用?
答:如果反應釜用于中間體的生產,并沒有必要立即替換此反應釜控制。建議:評估所有系統和設備,依據優先級別來對其進行安排(例如,使用相對簡單的FMEA)。用此種方法來界定需要在何時處理不同優先級別,例如,第1優先=2017年年底,第2優先=2018年年底等……
4. 提問:在放行每批產品之前,是否有法規要求執行審計追蹤審核,還是說目前為止只是建議?
答:附錄11要求進行審計追蹤審核。檢查員認為批放行是所有內容中關鍵的過程。
5. 提問:混合系統:審計追蹤是無法翻新的。這要怎么辦呢?
答:首先,應澄清所有其它標準(登入、用戶/管理概況、安全性)。這些數據有多關鍵?如果數據關鍵,則依據關鍵等級(=優先級)來計劃替換。
6. 提問:角色概念:一個用戶是否允許執行重新積分?(GC系統)
答:回答是“不允許”。這先需要化驗室領導授權,并說明理由。
7. 提問:在CDS里面很難將管理者與用戶分開來。是否可能將管理者和用戶授予同一人?
答:可以,但需要在SOP里描述。
8. 提問:工藝驗證數據是第3類數據---因此,不需要審計追蹤審核。但是否需要對驗證測量數據生成情況進行審核呢?
答:你是對的,驗證數據的關鍵類別為3。由于并沒有造假理由,因此用戶不大可能對其進行修改----這與批放行情況是相反的。
9.提問:對GXP裝置審核“視窗事件查看器”是否有用?
A: 答:這可能并不現實,因為這里面會報告太多事件。只有當數據保存于本機時才認為值得考慮使用此方法。
10.提問:審計追蹤審核報告須由系統本身生成嗎?還是說可以使用另一個更為適當的系統來執行該分析?
答:嚴格來說,審計追蹤須由系統本身生成(系統生成審計追蹤)。你覺得有什么其它系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