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癥一般分為原發性尿崩癥、繼發性尿崩癥及遺傳性尿崩癥三種,臨床上按發病部位可分為中樞性尿崩癥及腎性尿崩癥兩大類。尿崩癥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自生后數月到少年時期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多見于兒童期,年長兒多突然發病,也可漸進性。
診斷中樞性尿崩癥后應進一步查找病因,必要做MRI檢查下丘腦和垂體以排除顱內病變。
對于部分性AVP缺乏時對限水時的耐受較好,尿滲透壓雖能上升多不能>600mOsm/kg,尿滲透壓/血漿滲透壓仍>1。當與腎性尿崩癥的鑒別時后者對垂體加壓素無反應,還可測血漿AVP濃度,部分性中樞性尿崩癥時低,腎性尿崩癥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