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淀粉酶測定
為主要診斷依據,用蘇氏比色法(Somogyi)測定,正常兒均在64單位以下,而急性胰腺炎則高達500單位以上。血清淀粉酶值在發病3h后即可增高,并逐漸上升,24~48h達高峰以后又漸下降。尿淀粉酶也有同樣變化。正常小于64單位,但病后升高較慢,病變緩解后下降的時間比血清淀粉酶遲緩,且受腎功能及尿濃度的影響,故不如血清淀粉酶準確。其他有關急腹癥如腸穿孔、腸梗阻、腸壞死時,淀粉酶也可升高,很少超過300~500單位。
2.血清脂肪酶測定
于發病24h后始升高,持續高值時較長,可為晚期疾病的診斷方法。正常值為0.5~1U(Comfort)。
3.腹腔穿刺
嚴重病例有腹膜炎者,難與其他原因所致腹膜炎相鑒別時,如胰腺遭到嚴重破壞、血清淀粉酶反而不增高,此時腹腔液多可行腹腔空刺,根據腹腔滲液的性質(血性、混有脂肪壞死)及淀粉酶增高,有助于診斷。
4.B超檢查
對水腫型胰腺炎及后期并發胰腺囊腫者確診有價值,前者顯示胰腺明顯增大,后者顯示囊性包塊與胰腺相連。
5.淀粉酶和肌酐清除率比值
尿淀粉酶/血清淀粉酶×血肌酐/尿肌酐×100%=正常比值為1%~4%,大于6%提示為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