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病變范圍有75%局限在左半結腸和直腸,且以直腸最常見,10%可以倒灌到回腸末端,一般不超過20cm的范圍。所累及的部位發生彌漫性病變。
肉眼所見結腸黏膜充血、水腫、顆粒不平,血管走行模糊。隨著炎癥加重,黏膜彌漫出血,糜爛及潰瘍形成,潰瘍表面有滲出物附著,可有假息肉甚至黏膜橋形成。少數患者可發生腸狹窄、短縮、腸皺襞消失,呈鉛管征。
顯微鏡下觀察結腸黏膜呈非特異性炎癥性改變。在病變活動期,黏膜改變顯著,杯狀細胞減少,腺上皮間中性粒細胞浸潤,陷窩膿腫形成。病變集中在黏膜和黏膜下層,出現廣泛糜爛和形成潰瘍。嚴重者潰瘍深大,可達漿膜層,甚至穿孔。潰瘍修復時上皮再生,纖維組織增生和殘存的島狀黏膜構成假息肉。緩解期黏膜充血、水腫消失,輕者腺管結構可恢復正常。病變持續或反復發作者可出現纖維組織增生,淋巴管擴張,腺管萎縮。有時雖仍有假息肉存在,但并無活動性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