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5-29 17:12 原文鏈接: 關于小兒腎母細胞瘤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

      (1)腹部平片:可顯示腫瘤的部位及范圍,常見腸管被推向對側。在大多數病例可見患側肋腹膨脹,充氣的腸管繞著腫瘤的軟組織密度陰影,并被腫塊推移向腹中部。鈣化斑點極為罕見,如有則多數出現在邊緣呈弧線狀。側位片見脊柱前軟組織塊物陰影,將充氣的胃腸道推向前方。

      (2)胸部平片:進行胸腔后前位、側位及斜位照片以尋找肺部的轉移病灶。肺轉移約占10%。

      2.靜脈腎盂造影 是主要的診斷方法,對擬診為腎母細胞瘤的病例均應做造影檢查。約2/3的患兒顯示腎盂、腎盞變形、移位或缺損,腫瘤擠壓腎盂時,它就被顯著拉長或積水,以上各種形態都應在正位和側位照相上仔細觀察。腎上極腫瘤可能很少改變腎盞的形態,或僅有轉位和下降;腎下極腫瘤往往將輸尿管向中線推移,形成一個凹度向外的弧形。1/3患兒患側腎臟因大部被壓迫而在常規片上不顯影,此時應延遲至6h,甚至24h攝片,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造影劑排泄,如果患腎仍不顯影則提示腎臟已被嚴重破壞,國內有的報道達36%,國外僅10%左右。必須重視對側腎臟的形態和功能是否正常,作者曾遇到對側腎臟畸形(如重復腎等)的病例。

      逆行腎盂造影一般來講是沒有指征的。經股靜脈作下腔靜脈造影,可了解腫瘤有否長入下腔靜脈。選擇性腎動脈造影是一種損傷性檢查,只應用于雙側腎母細胞瘤,為了解血管的分布情況而決定手術切除范圍,但為診斷本瘤一般并無必要。偶爾也用于了解肝和腹腔其他器官的轉移情況。CT與MRI檢查對診斷均很有價值。

      3.B型超聲波檢查 可區別腫塊為實質型或囊性,腎母細胞瘤超聲回聲圖顯示在腰壁前方一個以實質為主間隔小液平(壞死出血、腎盂積水)的混合圖像。由于此法為無損傷性和無痛性,故應列為首先采用的檢查方法。

      超聲波檢查對本病的鑒別診斷甚有幫助,發現有囊性征則應注意有腎盂積水、多囊腎或膽總管擴張癥的可能。超聲波見此瘤有高輝度的不規則回聲則顯示為惡性腫瘤。

      4.血管造影 可做逆行性腹主動脈造影及下腔靜脈造影。患側腎動脈分布區血流豐富,在全腫瘤范圍內可見異常血管形成。可見腫瘤血管隨腫瘤的增大而增多,血管排列紊亂常甚明顯。血管造影且可協助發現較小的腫瘤。下腔靜脈造影可查知腫瘤對下腔靜脈的侵壓。

      5.CT、磁共振圖(MRI)及核素掃描圖 CT、MRI、核素掃描圖,對腫瘤及其轉移灶,皆有影像診斷的價值,可借以了解腫瘤的部位、范圍、對其周圍組織的破壞以及有無明顯的轉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