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7/t20230703_1035166.html
關于征集全國適應氣候變化專家庫專家(第一批)的通知
索 引 號000014672/2023-00192
分 類應對氣候變化
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生成日期2023-07-03
文 號環辦氣候函〔2023〕216號
主 題 詞
各有關單位: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充分發揮相關領域高層次專家在國內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中的決策咨詢作用,進一步提升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科學性和專業性,生態環境部將建立全國適應氣候變化專家庫,面向全國公開征集適應氣候變化相關專家入庫。現將第一批適應氣候變化專家征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適應氣候變化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有關國家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等。
二、專家職責
(一)參與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政策研究、決策咨詢、交流研討、宣傳解讀等,為推動國家和地方層面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幫助提升重點領域、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二)強化適應氣候變化相關重點熱點問題分析研究,定期分享和報送各自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研究進展及成果信息。
三、申報條件
(一)總體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和政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扎實的學術精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二)專業領域
1.熟悉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適應氣候變化重點領域的國內國際相關政策、標準、戰略、行動等。熟悉關鍵脆弱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和地方各省市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政策、措施等。
2.從事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防災減災及應急管理、適應氣候變化政策行動規劃、適應氣候變化與國土空間規劃、適應氣候變化重大工程規劃與建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適應氣候變化投融資、適應氣候變化國際形勢與國際合作、氣候傳播與公眾參與等重點方向相關研究和應用實務工作的。
(三)業務能力
1.從事相關專業領域工作五年以上并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2.在本專業領域有較深造詣,熟悉國內外情況和動態,具有判別和把握重大戰略、管理、技術等問題的能力。
(四)其他
1.堅持原則、作風正派,能夠認真、客觀、公正、獨立、廉潔地履行職責。
2.健康狀況良好,年齡一般不超過65歲(截至2023年6月1日,特殊人才可適當放寬)。
四、申報流程
(一)申請方式。申請人完整填寫《全國適應氣候變化專家推薦表》(見附件2),經所在單位同意后,于2023年7月16日前將單位蓋章后的電子掃描件(PDF格式)發送至聯系人郵箱。
(二)名單公示。生態環境部將根據申請人的專業特長、背景經驗進行審核遴選,公示擬入選專家庫名單,公示期為一周,公示無異議后入選專家庫。
五、專家庫管理
專家庫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工作需要,適時更新、補充符合資格條件的專家進入專家庫。
對專家參與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信息報送等有關情況進行備案記錄,對于參與積極性高、報送信息質量高等表現優秀的專家,給予年度優秀表彰。
對存在以下情況的清退出專家庫:(一)因身體狀況、工作變動等原因不再適合擔任專家相關工作的;(二)受到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喪失或被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三)本人提出申請,要求退出專家庫的;(四)徇私舞弊、違背職業道德,在評審評估中收受財物或好處的;(五)拒絕工作安排、長期不參與工作的。
六、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 羅夢,侯芳
電話:(010)65645657,65645653
(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 王玉娟,李霞
電話:(010)82268256,82268221
郵箱:wang.yujuan@fecomee.org.cn
附件:1.主送單位名單
2.全國適應氣候變化專家推薦表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3年6月29日
(此件社會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7513.shtm2024年8月2日上午,2024年黃河全域科考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7492.shtm7月30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和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7490.shtm以健康壽命損失年為評價指標,精神心理疾病負擔位列全球疾病總負擔的第二位。目前全球約有......
關于CNAS-AL06:20240801《實驗室認可領域分類》發布及轉換實施政策的通知......
?(原標題: 著名構造地質學家、北京大學鄭亞東教授追思會) ......
7月29日,第一屆陳景潤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共兩項成果入選。山東大學黃炳榮教授以“L-函數的矩及其在Rankin-Selberg問題和算術量子混沌中的應用”成果獲獎。黃炳榮獲第一屆陳景潤獎 ......
近日,第二屆全國油氣藏出砂控制與開采完井技術研討會(暨青年技術人才研討班與防砂完井工具材料展)在青島舉辦。來自全國80余家單位的近250名代表參加會議和展會,共話易出砂儲層如何實現長效高效開發。研討會......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陳忠偉院士、副研究員竇浩楨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團隊提出了動態雙電層概念,原位構筑自修復雜化固態電解質界面,得到的水系鋅離子電池在高載和貧電解液實際工況......
近日,東北林業大學甘文濤教授首次提出通過兩相納米結構調控,將天然輕木轉化為一種兼具高強度和高韌性的木材薄膜,并揭示了其力學增強機理,為木材保護與功能改良提供了新理論。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構建晶......
7月30日,香港理工大學(簡稱“港理工”)與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建香港理工大學中山技術創新研究院。此次合作標志著雙方在推動兩地生物醫藥發展,促進產學研合作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港理工校長滕錦......